心經中講的是“觀自在菩薩”,是否是觀世音菩薩呢?這有兩種講法:
(一)是指觀世音菩薩。是《瑜伽焰口》中的觀自在菩薩。
(二)指凡是有觀世音菩薩的地位、程度的都可稱之為觀自在菩薩。
文/隆蓮法師
“觀”什麼?
“觀”即觀點、看法,觀就是般若,般若是叫我們對待事物應有怎樣的看法。修觀的“觀”是動詞,是觀察、觀看。
止觀:止是定,是六度中的第五度靜慮波羅蜜。觀:即慧,是第六度般若波羅蜜。我們對于世間的事事物物都要通過觀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認識。佛菩薩的智是由觀而來的。
觀,是對宇宙人生的最深入細緻的看法。在法相宗中講“觀”叫“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觀不是隻看一點,而是周遍的看,看得機叫“尋思”,看得細叫“周遍伺察”。我們看問題應“如貓捕鼠”那樣集中全部注意力。
佛法看問題是把問題抓出來,從整個方面去觀察,然後結合起來,而不是隻着力于一方面,是靈活的、細密的觀。而修禅觀的目的也在于先把心訓練得很細密、靈活,所以應先修止、令心甯靜,才能觀。
《楞嚴咒》中的:“妙湛總持不動尊”, “妙湛”:是水清涼而甯靜,比喻心應如清涼而甯靜的水一樣,沒有一點微波,沒有一點煩惱塵垢才能如實照見東西,修上觀一方面是使心甯靜,在這個基礎上修觀,心要十分甯靜無垢,才能如實洞察一切。
海公上師敦的《三皈依觀初修略法》包含了整套如來禅甚深的禅定,由上(定)生觀(慧)。為什麼要觀呢?糊塗人不會觀,觀是有智慧的人明辨環境,觀清楚了才能認識,才能對治,觀是産生認識的力量,認識宇宙人生就是通過觀的力量,菩薩就要把宇宙人生弄清楚,如能将無我的觀慧修起才能自在。
如何得自在
“自在”就是解脫,解脫就會自在,解脫是針對縛,煩惱就是縛,由于這個縛,所以衆生流轉生死,我們每天被煩惱縛着而起惑造業,作無意義的事,煩惱使我們不得解脫、不自由,要解脫、自在就必須斷除煩惱,斷我執習氣,這就要靠觀,才得自由、自在。
衆生由于執著有個常恒不變的我而造種種業,由觀——真正的觀才能把所執的“我”看清、看透,就不為他所縛,而得大自在。斷盡我執,就能成就阿羅漢。
菩薩起了智慧觀,看透了所執的我是欺騙我們的,就不再為我所縛。我們遇到每一件事都應觀,觀清了才能正确地解答。正确地認識,才不會被困難所阻礙,人的殊勝處就是能觀,由觀而得解脫自在,觀主要是通達“無我”,我們現在隻是發了笠口提願心,未通達無我,隻是粗略地了解一點表面,沒有通過觀,要真正觀照到“無我”的道理,就要按照理論修觀。從理論上知道無我的道理。“相似見道”,是真正見道的前相,每個人都能成為觀自在菩薩,隻要好好修,通達無我、般若之智才得自在。
四念處就是讓我們觀,念即是為了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觀”就是看法,是智慧,有了智慧就有超脫的、不尋常的看法。有的老菩薩不怕髒,不怕苦,精勤為常住做事,因為他見身體本來就是不淨,他的看法就與一般人不同。貪生都是愛身惜命。(但講衛生不是愛生惜命)佛法對人生的看法是真理,因為身體本來不淨,身如“行廁”,教衆生應觀身不淨,即修不淨觀,佛法的各種觀都是駁寬生的颠倒見,使衆生得解脫的。
“教觀綱宗”中的教是教理,觀是學了教理真正從自己思想、行動上起作用,在心靈深處起影響。我們學的是佛法,不是口頭禅,隻有将所學的實修,變為行動才能得到無限的解脫,才得自在。
我們要如何“行”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般若波羅蜜多,字面意思前面已講過,不再重複。
“行” 是實行,實踐。所學的道理在思想上起作用,而付諸實踐,這裡的“行”主要指内心活動,是思維。
“深”是重要,精深的意思。佛法講般若有兩方面:一是深般若,二是廣般若。廣般若屬實踐,深般若屬于認識,智慧屬認識方面的,佛法的般若是指認識與實踐兩方面。隻有深入地研究才能把問題看穿看透,實際上佛法無多旨。
要通達無我的道理,就應實踐、兌現。所以應實行。實行時的事情特别多,菩薩的六度萬行是深廣般若,範圍特别寬,六度中前五度屬于廣般若,是實踐方面的,智慧度是認識方面的,是深般若,隻有先認識,然後才照着認識的真理實踐。這裡講的“深”字特别講明是“深般若”。
廣般若是不舍一法,一切功德事都要實行。如掃殿堂、行堂、掃廁所都是佛法的實踐。故說:“搬柴運水、無非佛法”。勞動是廣般若部分,在佛法中是身力供養,不要把身供養看為佛法以外的事,這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事。海公上師集的《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中講菩薩六度萬行、四攝法,這個我們以後再講。
我們(鐵像寺)大雄寶殿中的釋迦牟尼佛,左邊脅侍為文殊師利菩薩,右脅侍為彌勒菩薩,文殊菩薩傳的是深般若叫“真觀”,彌勒菩薩傳的廣般若叫“正行”。
深般若是說看問題應深入、透徹,也就是說入無我和法無我。“一切法無我”是《百法明門論》的中心問題,一切法有些什麼呢?我又是什麼?無我的無,無的是什麼?如何個“無”法?這些問題都是很高深細微的,故為“深”。
佛法看事物是透過表面,比一切世間人看的深入,不是人雲亦雲。世間人也在找世界的根源。基督教、天主教就講上帝造人,上帝造世界;儒家就說世界所存在的一切是“天地”在指揮、安排,用這些語言搪塞過去了,哲學稱世界本體為“本體論”。看問題不應随俗,應深入透徹地看,這就是深般若。
内容來源 | 《心經淺釋》
圖片來源 | 十願百科
攝影 | 耿豪、小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