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闵家橋區塊拆違,到2017年小城鎮整治,到2018年“全域提升、全面發展”行動,再到2019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态環境百日攻堅,這幾年來,浙江海甯市許村鎮都下大力氣解決發展中的“絆腳石”,破除發展中的“不公平”,行動不可謂不多,力度不可謂不大,成效不可謂不明顯。
時至今日,新一輪“全域整治、全面發展”行動的号角再度吹響,拉開了決戰決勝杭海新區全面整治的序幕。在前階段整治基礎上,這一次,海甯市委、市政府為何要再度重拳出擊開展整治行動?答案就在杭嘉一體化合作先行區排頭兵的使命擔當中。
一問:許村以怎樣的姿态融入杭州?
這次大會戰意義不同以往。可以看到,這次的“兩全”行動有了一個亮眼的前綴——杭海新區,這不僅是對整治重點範圍的地域限定,更是對整治行動的精準定位及明确的戰略目标。
如果說,前幾年整治,更多着眼于現實需求、現實所迫;着眼于省、嘉興下達治水拆違任務的落實,那麼這次大會戰,我們着眼的全新方向便是“融杭”。
許村與餘杭,特别是餘杭主城區——臨平,曆來地緣相近,人緣相親。随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嘉興首位戰略、我市杭海新區戰略布局相繼出台,許村當仁不讓地站上了一體化發展的風口和前台。可以說,許村已上升為嘉興、省乃至國家戰略的組成部分。
近年來,許村融杭步伐不斷向前。2016年9月,餘杭、海甯兩地簽訂區域戰略合作開發協議,首期規劃總面積2200畝。如今,合作區塊建設如火如荼,首個合作項目——南大街正式通車。杭海城際鐵路、G20高速擡升、京杭運河二通道等項目的相繼開工,11座橋梁及連杭快速路“嫁接”兩地,進一步打通了融杭的交通大動脈。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去年,寶武總部、浙大網新等重大項目正式落地,為優化許村産業結構提供了強勁動力。
随着融杭的不斷深入,以龍渡湖為核心,許村新城周邊配套不斷升級。藝創中心、杭海萬朵城、市民公園等公共配套項目陸續建成,越來越多的許村人住進了商品房,一座融杭新城初見雛形。
“對許村而言,融入杭州,不能以鎮村形态融入,不能以‘低散亂’業态融入,而要以城市姿态、高質量狀态融入。”這幾年來,許村一直以各項整治行動回答着“以怎樣的姿态融入杭州”這一曆史命題。
讓我們跳出許村看許村、跳出海甯看海甯,跳出杭海新區看杭海新區,站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杭海新區深度融杭的高度來審視這幾年整治行動取得的成效,可以看到的是,雖然許村經曆過多輪整治,但仍有許多問題尚未徹底解決,解答這一命題“任重而道遠”。
比如,對标相毗鄰的臨平,一街之隔俨然兩個世界:一邊高樓林立、秩序井然;另一邊卻是農村人居環境“髒亂差”反彈,垃圾偷倒行為時有發生,農村租賃戶、作坊等存在污水、廢水直排現象,反差十分強烈。又如,工業園區與村民小組界限不清、功能不全、品位不高,嚴重制約家紡産業的規範發展和轉型升級。再如,部分企業存在分割轉租等情況,土地利用率和畝均産出率低于平均水平……
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許村無論在平台能級、産業發展,還是人居環境、社會治理等各方面都與杭海新區的定位不相符。而這些問題,也正是此次“兩全”行動整治的重點:我們既要解決水、氣、違建、垃圾等“面子問題”,更要解決産業結構不協調、人口結構不合理、規劃布局不科學、社會治理不精細等“裡子問題”,才能徹底打開高質量建設杭嘉一體化合作先行區排頭兵的新局面。
去年年底,随着最後一戶農戶在協議上簽下名字,許村鎮景樹村5個村民小組214戶農戶全部簽約集體土地高層公寓房安置,取得了全市農村搬遷采用高層公寓安置的重大突破。“政府的安置公寓就建在杭海新區,開車5分鐘就到了。這些公寓的樓面均價在1.5萬元左右,還可以入市交易,這筆賬算下來很劃算。”村民姚錦浩笑呵呵地說。
姚錦浩對住進公寓樓的期待是許村美好未來的場景之一。你是否暢想過未來的許村是什麼樣?前不久,許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許村新城總體城市設計和龍渡湖片區詳細城市設計初步通過評審,基本錨定了未來五年許村城鄉總體規劃結構與布局,一幅未來許村的美好畫卷就在眼前。
未來許村,杭海新區一體化發展,融入杭州、路網銜接、高架聯通,城鐵呼嘯而過,“不是杭州,就在杭州”;未來許村,許村新城是高質量品質新城,是時尚産業、數字産業、總部經濟産業新城,是世界級家紡産業集群示範區,是産業高地和人才集聚地;未來許村,生産生活分離,公共服務均等,企業集聚園區、農業集聚田園、社區集聚城鎮,許村老百姓住在别墅裡,住在價值不菲的公寓裡,長三角一體化、工業化、城市化、城鄉一體化、國際化,這幾個“化”在許村率先實現,成為“重要窗口”中和美錦繡新許村。
二問:許村家紡産業如何打破桎梏?
“家家織機響,戶戶織布忙。”提起許村,家紡必是第一印象。借改革開放春風,許村成了民營經濟的最早萌發地,這裡家紡作坊和加工廠迅速興起,一匹布成就了鎮強民富的許村。改革開放以來,許村的企業家艱苦奮鬥,開拓創新,使“許村家紡”名揚四海,成就了許村“中國布藝名鎮”的響亮名号。
如果說,産業發展初級階段是解決“有沒有”的問題,許村毫無疑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但在解決“大和小”“好不好”“強不強”的過程中,許村的表現卻落後了。時至今日,許村家紡産業的快速起步成了轉型發展的桎梏,園區規劃滞後、産業結構單一、安全隐患突出、違建多發高發等,無不阻礙着家紡産業規範發展、轉型升級。
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随着周邊地區家紡産業的後來居上,許村家紡的先發優勢日漸消失,我們必須樹立危機意識,摒棄等一等、歇一歇的思想,更不能裹足不前、抱殘守缺,以徹底的整治破除發展中的瓶頸,加快構築家紡産業新的發展路徑。
地處江南水鄉,許村自古以來便有種桑養蠶、缫絲織布的傳統,不少農戶通過變賣織布維持家庭生計。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許村家紡人從杭州引進織錦被面生産技術和機械設備;幾年後,又從廣州引進裝飾布技術,僅用了三年時間便打開了市場。
随着改革開放的到來,政府因勢利導提出“四個輪子一起轉”的發展思路。鄉鎮企業、個私企業、聯戶企業等多種經濟組織形式如雨後春筍般在許村興起,家紡産業蓬勃發展,使許村成為海甯乃至嘉興鄉鎮經濟發展的标杆。一系列創新之舉,在當時看來頗為超前。
此後,許村大力規劃建辦工業園區,相繼建成絲綢被面專業市場、海甯中國家紡城、家紡城國貿中心,連續舉辦海甯家紡博覽會和設計大賽。許村家紡企業發展壯大,産業快速崛起,市場不斷拓展,“海甯家紡”品牌在國際上打響了知名度和美譽度。
近年來,許村家紡正在從“一塊布”到“一個家”轉變。“企業大量引進國外生産設備,采用新工藝和新材料,不斷豐富家紡産品品種和結構。”海甯市家紡協會會長曹咬強說。同時,在市場需求的引導下,許村家紡積極與家具行業、軟裝行業、房地産行業等各家裝相關聯的産業共同合作,逐步向時尚産業轉型升級。
走進企業可以感受到變化。浙江勤聯紡織織造有限公司引進了自動鎖邊機、立體裁剪機、激光切割機、真空蒸汽定型機,提高窗簾産品精細化程度,使産品更加符合國内市場的需求。公司董事長馮祥甫表示,企業以“機器換人”推動産品升級,加快布局國内市場。企業還與軟裝設計師合作,承接酒店等軟裝工程,為客戶提供整體軟裝解決方案。
從布到家,家紡企業正在主動靠近消費者。海甯市布妍誠紡織有限公司注冊了全新的窗簾品牌“尋物啟式”。“不僅是窗簾,更要把它打造成一種生活方式。”公司董事長周惠峰說,圍繞這一品牌,企業還将開發抱枕、桌墊等小家紡産品,系列化、成品化,讓品牌逐漸深入到消費者心中。
從中國到世界,許村家紡正在主動走向國際化。去年,走過19個春秋的海甯·中國家用紡織品博覽會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正式更名為海甯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博覽會。家博會上,許村鎮與中紡聯、中家紡簽署了共建世界級家紡産業集群先行區協議,更為許村家紡提升世界影響力、競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許村家紡産業的鮮明特色,使得家庭作坊的生産模式在三十多年的發展中遍地開花。雖然有不少企業脫離了家庭作坊的生産模式,進入園區走上了“正規軍”的道路,但面廣量大的家庭作坊仍然頑固存在。這是許村家紡産業當前面臨的困境之一。
近年來,家庭作坊給群衆帶來紅利,但逐漸失管失控。周邊人口、低端産業井噴式增長,通過生産廠房、房屋租賃的方式輸送到千家萬戶,使生态環境、社會治理的壓力驟然增加;違章建築多、“低散亂”企業多、安全隐患多,環境整治難、流動人口管理難、産業提升難的“三多三難”問題難以根本解決。這些既有模式、既得利益,成為全域性、全民性、全局性問題,成為推動整治改革的一道坎。
家紡産業在長期發展中存在的不少“頑疾”,也在“12·3”事故中暴露無遺。
園區規劃不合理,“園中村”現象突出。園區路是許村工業園區建園初期的核心區塊,由于該區塊建成時間較早,規劃建設存在局限性,企業分割轉租等情況十分普遍,土地利用率和畝均産出率低于平均水平。許巷村紅升組至浙江華德利紡織印染公司區塊,企業與村民住房、商鋪等穿插交錯,形成“園中村”現象,導緻園區界限不清、功能不全、品位不高、秩序混亂。
紡織後整理行業環境問題突出。走進位于蕩灣工業園區個别燙金廠,可以看到現場車間内部環境髒亂,油料桶随意堆放,塗層油料味道刺鼻。部分紡織後整理企業存在廢氣收集、處理不到位等情況,甚至有部分企業存在未經相關部門審批同意的情況下就開始生産的涉嫌違法行為。
企業安全生産和消防安全隐患突出。一些印染企業存在違規搭建防雨棚、占用消防間距的現象;部分企業車間安全出口配置不足;還有企業為增加生産、倉儲空間,私自建設夾層。租賃廠房、家庭作坊、“三合一”場所消防通道堵塞,存在消防設備配置不足等安全隐患。
這些“頑疾”經過多年已經成了“積弊”,制約了家紡産業和企業的做大做強。
來看一組2019年的數據:從規上工業看,許村規上工業産值138億元,總量列除硖石、海洲外10個地區第6位。從企業規模看,許村209家規上工業企業平均産值6612萬元,列10個地區末位。從能源消費産出看,許村規上工業企業單位能耗工業增加值僅0.96萬元/噸标準煤,産出率列10個地區末位。
可以看出,無論是發展規模,還是發展質量,還是發展結構,許村的表現都不夠好,全方位整治迫在眉睫。
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加快推進千億時尚産業集群建設政策出台,在我市着力打造的千億級時尚紡織産業集群版圖中,家紡行業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許村作為杭嘉一體化先行區排頭兵,更需要大力發展高質量的時尚産業。許村鎮與中紡聯、中家紡共建世界級家紡産業集群先行區的協議的簽署,也使家紡産業的時尚化轉型步入快車道。
無論是曆史時代的要求,還是黨委政府的期望,還是産業發展的規律,許村家紡産業都必須經曆一次全面整治,破舊立新,甩掉包袱,抓住機遇,才能在新的跑道上重塑輝煌。
今年以來,全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運行出現困難,但不是說整治工作可以先停一停。省委書記車俊在全省縣委書記交流會上強調:“面對複雜局面保持定力,不管形勢怎麼變化,我們轉型升級、騰籠換鳥的節奏不能變,哪怕經濟下行壓力再大,落後産能、污染企業該淘汰的還是要淘汰,市場該升級的要升級,注重數量更重質量。”
這次整治圍繞家紡産業有四項行動:家庭租賃企業(作坊)整治提升專項行動、紡織後整理行業整治專項行動、工業園區規範用地整治專項行動、安全生産和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從作坊、企業、行業、園區四個維度,圍繞用地、環保、安全等三項内容進行整治,淘汰落後産能,實現産業集聚,全力推進家紡産業的規範發展、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當前,也是企業搶占機遇的好時機。艾她服飾、金佰利紡織、金永和家紡等企業善于發現危中之機,利用線上直播,拓展銷售渠道。金佰利公司董事長魯金州親自上陣直播,與2萬多經銷商直接對話,闡述企業的發展理念,鞏固拓展國内市場。同時,企業每周三舉行一場直播,請來軟裝界“網紅”為經銷商授課,傳授直播秘訣。金永和家紡接手“簾到家”平台,并舉行了線上發布會,50家企業、500家全國門店及産品統一亮相,推出布藝軟裝商城,積極融入終端消費。
鼎新革故,以整治破除發展桎梏。我們要把握疫情影響窗口期,把當前産業格局調整加速等變數,轉化為專注整治、苦練内功的利好,把優存量作為抓手,為建設世界級家紡産業集群先行區打前站,以高質量發展引領發展。
三問:許村靠什麼邁入高水平全面小康?
與民營經濟三十多年的突飛猛進相比,許村的生态環境和人居環境卻是遠遠落後了。這些年來,農村亂搭建多、社會秩序混亂、村莊環境髒亂、垃圾偷倒頻發等問題一直是許村的“軟肋”。環境之殇不僅讓許村人如鲠在喉,更讓杭嘉一體化先行區排頭兵的形象蒙上了灰。
對于環境的整治,許村行動力度不可謂不大;然而經曆了多輪大力整治,成效并不突出,不少問題仍然以各種形式重新“露頭”,嚴重影響了杭海新區的發展,降低了群衆生活的幸福感。許村的環境整治已到了退無可退,投入再多也不為過的地步了。
“良好的生态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是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高标準社會治理的關鍵期。新一輪“兩全”行動,目的就在于補齊許村生态環境和人居環境中的短闆,建立健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真正實現“不把違章建築、污泥濁水、髒亂差環境帶入高水平全面小康”。
塘橋村翁金線附近一無證無照廢舊物資回收點被取締;家紡城園區路夜間亂設攤難題得到全面整治,翁埠集市夜宵攤垃圾亂堆、污水直排被查處;許巷村紅升組拆遷區塊私自開業的洗車店污水直排被責令停業搬離整改;王安橋港漂浮的垃圾被打撈,兩處污水直排點接入管網;海甯、餘杭兩地開展跨區域垃圾偷運亂倒聯合治理行動,查處垃圾偷倒百餘起……
近年來,生态環境整治這場攻堅戰在許村持續推進。2019年,杭海新區全域綜合整治、生态環境百日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多場攻堅戰在許村打響,環境整治保持常态推進。為此,許村建立領導聯村包幹制、周二“問診會”、周三全民環保日等制度,圍繞“水、路、氣、廢、坊、土”等多個重點領域實現逐一突破。去年以來,全鎮排查整改各類生态環境問題5544個,一批環境“髒亂差”問題得到消除。
環境整治最終受益的是百姓,這幾年來,百姓的感受最深刻。
許巷村河田組,國良飯店門口煥然一新。原本門口空地上私搭着雨棚,擺放着桌椅、餐具、臉盆等雜物,地上還流淌着污水,現在全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硬化之後的水泥地面,邊上還豎起了文明宣傳語。“挺好的,停車也方便了。”整治成效擺在眼前,原本不大情願的飯店負責人态度也有了轉變,還主動做起了群衆工作,并願意為門口的環境改善出一部分資金和場地。
金田福,翁埠村村民。他說,自家造的五層樓20個房間都出租了。在鎮、村有關人員的指導下,他給每個房間都設置了逃生梯、滅火器,每次有租客住進來或者離開,他都會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詳細登記信息,并第一時間通知派出所排查。村裡制定了村規民約,要給他們這些負責的房東獎勵綠化盆景。管不好的,則要加收衛生費。“自己租出去的房子要管好。”
通過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有了新天地。許村排出了142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以建代整,徹底消除村莊髒亂差的面貌。
在永福村,池塘經過整治後種上了許多水生植物,道路完成了“白改黑”,牆上還繪上了生動有趣的牆畫。憑借良好的環境和悠久的家紡布藝曆史,永福村成功入選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科同村創新“鎮村承擔建設費用、鄉賢捐出一部分資金、百姓無償提供土地”的衆籌模式,依托科同港的天然優勢,共同推進美麗鄉村項目建設,村莊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李家村與物業公司合作推出“垃圾分類智慧雲平台”,垃圾分類實現大數據和智能化,同時還将村民的垃圾分類與“文明銀行”相挂鈎,首期積分換實物獲得村民廣泛好評。
雖然,這幾年許村堅定不移推進生态環境整治,但仍然有許多問題“按下葫蘆浮起瓢”,難以得到根治。
在去年與今年嘉興的多次暗訪中,許村生态環境問題暴露無遺:農村生活污水收集不到位,池塘、河道水質堪憂,工業廢棄邊角料露天堆放,垃圾偷倒時有發生,道路沿線亂堆放頑固存在……顯然,生态環境仍是許村各項工作的薄弱點,許村也成了全市的薄弱點。
我們不禁要反思,為何許村的生态環境問題久治不愈?從面上問題來看,這些隻是冰山一角,根源在于潛藏在下面的人口結構問題、産業結構問題、發展質量問題,最終就是利益機制問題。随着周邊低端産業外溢,許村成為承接低端産業的“窪地”,低端産業帶來的人口劇增,給許村的生态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生活污水直排、垃圾日産量劇增、家庭作坊環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交通安全事故、社會治安壓力等使許村的隐性社會治理成本大大增加。
誠然,這些外溢的資源給許村人帶來了不少實惠,但是“站在火山口上賺錢,坐在垃圾堆上數錢”的發展模式頗有急功近利的味道。在杭海新區建設快步推進的當下,這種模式急需“踩刹車”“轉方向”“斷舍離”。
如何做到治标又治本?如何兼顧“面子”和“裡子”?新一輪“兩全”行動給許村指明了方向,通過九大專項行動中的家庭租賃企業(作坊)整治提升專項行動、村莊集聚搬遷專項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徹底解決許村“問題發現不了”“整治徹底不了”和“面貌改善不了”的問題,補齊短闆、徹底整治、迎頭趕上。
針對生态環境和人居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将全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專項行動。以創建市美麗鄉村示範鎮為抓手,圍繞“三個清零、六個整治、兩個提升”總要求,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闆。
針對家庭工業存在的環境安全隐患,開展家庭租賃企業(作坊)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全面排摸鎮域内的服裝家庭作坊、“三合一”家庭作坊、水洗等重點行業領域,厘清家庭租賃企業(作坊)底數,嚴格落實“十個一律”措施,打擊取締一批、改造規範一批、發展扶持一批。實現無證無照家庭作坊規範整治,安全生産和消防安全隐患有效整治,家庭作坊“門前三包”制度全面落實,安全管理水平顯著提升,生産生活環境顯著改善。
開展“兩全”行動,也是對許村社會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未來,許村将是一座融杭新城,在整治過程中,應積極探索從被動型管理向主動型管理轉變,從行政型管理向服務型管理轉變,從鎮村管理向城市管理轉變,傳統産業服務向新型企業服務轉變,為今後杭海新區的建設和管理打下紮實基礎,為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地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