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一周新書風向标”又與讀者見面了。在這個欄目中,我們将不單單把好書列出來寫一段推薦語,我們還會盡可能地在自己閱讀效率允許的範圍内,對讀者們關注的或剛剛出版的書籍給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書的内容非常精彩,我們會不遺餘力地給出推薦,如果一本書的内容與其關注度不符,我們也将會在參考意見中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看法。為了更直觀地看到我們對某本書的态度,我們還會增加一個“推薦指數”,類似豆瓣評分。
當然,任何閱讀的判斷都是個人的,我們的意見未必正确,甚至有可能是偏見,但它們一定是真誠的。我們隻是提供一個參考意見,希望為讀者提供一份閱讀指南(畢竟,這個事情可能還要冒着得罪出版社的風險)。如果你有比較猶豫的、想要知道我們态度的新書,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也将盡快給出自己的看法。
文學
《甯靜海》
作者:[匈牙利]巴爾提斯·阿蒂拉
譯者:餘澤民
版本:譯林出版社
2022年5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宮子
沉痛的曆史會給普通人帶去什麼樣的創傷?匈牙利小說家巴爾提斯·阿蒂拉試圖在小說《甯靜海》中探讨這個問題。甯靜海本來指的是月球上的一片月海,但人們一直不知道它的真面目,直到1962年飛船登陸後發回了照片,人們才了解到這個月球暗面的樣貌。阿蒂拉在小說中探讨的則是類似的曆史問題。《甯靜海》以20世紀的東歐社會為背景,在一系列的重大變故之後,主人公的母親遭遇了極大的創傷,她因為受到了女兒的牽連而足不出戶,對人性極端地不信任,并用全部精力監視自己的兒子。主人公安多爾多年來僞造姐姐的來信,讓母親誤以為自己和女兒還存在着聯系,但其實母女之間的紐帶已經在20世紀70年代的動蕩中煙消雲散。主人公一直沒有告訴母親這個真相,而母親也繼續瘋狂地控制着安多爾的人生,那些支離破碎的過往,已經無法複原。阿蒂拉用精準刻畫的風格,講述了這個家庭中來回湧動的暗流。
傳記
《孤獨與陪伴》
作者:[哥倫比亞]希爾瓦娜·帕特爾諾斯特羅
譯者:盛妍
版本:新經典文化|南海出版社
2022年4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宮子
這本書的推薦程度取決于你是否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死忠讀者,如果不是的話,這本書淩亂的組織和對話訪談體裁會有些淩亂,如果是的話,那麼它就是一本難得的、對加西亞·馬爾克斯進行了極為全面的側面展示的傳記。這本書的作者采訪了幾乎所有與馬爾克斯生活有關的人,包括馬爾克斯的弟弟、妹妹、朋友、其他親屬等等,通過其他人對馬爾克斯的回憶,來呈現出馬爾克斯在生活中真實的樣子,是難得的寶貴資料。例如,生活裡的馬爾克斯使用的語言與他小說中使用的語言截然相反,毫無華麗複雜的辭藻,他隻會用最簡單平實的語言說話,尤其是面對賣弄學識的人的時候,馬爾克斯會用這個方式讓他們理屈詞窮。另外,馬爾克斯在生活中也貫徹了他“扯淡者”的寫作觀,他在吃飯的時候也會滔滔不絕地說話,他是個話痨,幾乎沒人能讓他停下來。
非虛構
《登山物語》
作者:郭淨
版本:樂府文化|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2年3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申璐
1991年1月,在雲南、西藏交界的梅裡雪山,發生了一場震驚中國與日本的山難,它是目前人類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難,當日參與登頂計劃的中日聯合登山隊17名成員全員殒命冰峰,無人生還。而這座雪山也成為一百多年内現代登山史上人類唯一無法登頂的山峰。關于這場山難,《梅裡雪山:尋找十七位友人》曾提供了一種遇難者的視角,日方登山隊員小林尚禮記錄下了再度返山搜集隊友遺骸的經曆。而在《登山物語》中,人類學家郭淨試圖呈現的則是這場山難的整體圖景。
通過十幾年的田野調查,他不僅走近那些逝去的登山者,也傾聽遇難者家屬、一批又一批登山愛好者、世代守護梅裡的藏區山民,甚至,是冰川本身。面對同一座山峰,每個人都看到了各自世界觀下的意義,但囿于局限,很多時候,我們都誤以為看到的就是全部的意義。
說來也許很大,但這本書确實在嘗試觸及關于信仰的讨論。什麼是信仰?擁有不同信仰的人又該如何相處?對于登山者,梅裡意味着征服,是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登頂的崇敬;可對于藏民而言,他們沒聽說過什麼“梅裡”,隻知道“卡瓦格博”,那是他們的神山,是世代信奉而不容被踐踏的神的領地,藏人曆來隻轉山不登頂。當垂直攀登的信仰遇上平行轉山的朝聖,對話或許先要從理解開始。
而在“梅裡雪山”與“卡瓦格博”的對話之外,作者在叙述中實則有意識地在放大那些來自社區的聲音,那些常被貼上“迷信”的标簽,在主流發聲中微弱到幾不可聞的表達。我們會發現不隻是關于這場山難,在冰川融化、人獸沖突等環境問題的讨論桌上,他們的聲音也鮮少被聆聽。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本書至少提醒了讀者,對于災難的反思,僅圍繞災難本身是遠遠不夠的。
藝術
《我們的樂隊也可以成為你的生活》
作者: [美]邁克爾·阿澤拉德
譯者:董楠
版本:雅衆文化|上海三聯書店
2022年3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張婷
1991年9月,涅槃樂隊的專輯《别在意》把邁克爾·傑克遜從《公告牌》專輯排行榜銷售冠軍的寶座上擠了下來。為此,音樂記者吉娜·阿諾德宣布:“我們赢了。”但,“我們是誰?”“我們”和“他們”又有怎樣的不同?這本書可以說,就是對這個龐大問題的一個細緻回答。譯者流暢專業的譯筆也為本書的閱讀增加了很多魅力。
在不被大公司注意的地方,一些充滿創新精神的人建造了自己的地下音樂體系。他們包括了非正式的分銷、通訊和推廣網絡。在受到主流關注之前,這個體系就已經蓬勃發展了十幾年。不同于面面俱到的百科全書,這本書中概述的一系列樂隊都是一種音樂創新或獨立廠牌的代表,它聚焦了1981年——1991年之間美國的獨立音樂運動發展,反映了獨立音樂場景發展過程中的某個特定時間段,從激進的先鋒時期,到場景多樣化的時期如何努力應付自己的成功。
這些獨立樂隊是傳奇,但對于很多讀者來說仍然不熟悉他們,同時也不知道他們為何偉大。而透過這些樂隊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自成體系的生存方式。它跟音樂有關,又不止于音樂。如同作者所說,我們最終隻能對自己、對自己所尊敬的價值觀和所尊敬的人負責。
作者/書評周刊編輯部
編輯/李永博 青青子
校對/趙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