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
1、 忽略了人物塑造、情節設置、氛圍渲染和形式等文學要素,小說的社會認識價值超過甚至損害了其文藝審美價值;
2、 小說過重的哲理色彩和理性深度,有圖解觀念的創作形式,影響了作品的真實性;
3、 缺乏現實的生活基礎,缺少鮮活的生活氣息,存在明顯的主觀臆想和虛構的成分,影響了作品的感染力。
問題小說:五四時期以反映社會重大問題為主要内容的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個小說群體,标志着中國現實主義新小說的開端。“問題小說”流行的時間不長,卻是典型的“五四”啟蒙時代的産物。“問題小說”探問人生的終極,關顧每個人的人生價值、生存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