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市的核心是人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數最終體現在民生的惠及程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年來,太倉緊緊圍繞“現代田園城、幸福金太倉”目标定位,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幸福融入發展基因,不斷在實踐與創新中豐富“太”幸福之城的内涵與外延。太倉已連續10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6次登上縣級市榜首。
一座幸福的城市首先是宜居的城市
位于璜泾鎮北部長洲村境内的白茆口濕地,是鳥兒們的天堂。這裡沒有工廠、沒有民居,隻有寂靜的蘆葦蕩和成片的樹林。鏡頭拉遠,縱觀太倉38.8公裡的長江岸線,一幅水清岸綠的生态畫卷徐徐展開。
居者心怡、來者心悅。近年來,太倉始終堅持“現代田園城”的城市定位,精心構築“城在田中、園在城中”的優美環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世界先進城市水平,空氣質量位居江蘇省前列。
為了讓綠色更加觸手可及,太倉用心打造綠色秀美的宜居家園。十年間,一大批功能适用、景色宜人的口袋公園、景觀小品陸續建成,扮靓了婁城大街小巷。厚植生态沃土,太倉大力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出了東部江海文化主題村落、西部濕地漁農文化體驗片區、北部古鎮文創IP體驗環線和中部親子農耕休閑體驗集聚帶的農文旅業态布局。
均衡發展是解鎖太倉幸福密碼的另一關鍵詞。多年來,太倉堅持均等普惠的民生理念,緻力于打造人人都能享受美好生活、擁有歸屬認同的幸福城市。
每年拿出超過80%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在長三角地區率先開通異地就醫“自主轉診”劃卡結算;實現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獲評新時代首批江蘇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大病醫保、公共法律服務“太倉模式”在全國推廣……每一位太倉人日益充盈的幸福感、獲得感,都是均衡二字最好的诠釋。
百姓感受到城市的幸福,百姓也在為城市的幸福加碼。作為全國“政社互動”的發源地,十年間,太倉不斷深化新時代“政社互動”新實踐,通過完善機制、搭建平台,激發、引導市民百姓參與社會治理、城市發展的熱情。在太倉,超過29萬市民注冊成為志願者,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道德模範和中國好人不斷湧現,全市充滿了向上向善向好、共創幸福生活的正能量。2020年,太倉正式跨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而今繼續向着更高水平的文明典範城市進發。
面向未來,太倉正持續提升幸福質感。去年,住建部将蘇州列入全國首批21個城市更新試點名單,太倉率先啟動包括古松弄在内的三個地塊城市更新工作,并作為蘇州試點工程。
▲城市更新項目效果圖
從這三個老城區地塊的更新出發,太倉正通過均衡用力、普惠于民,實現城市建設從規模擴張型發展轉變為高質量内涵型發展。
▲古松弄地塊城市更新完成簽約清零
在50多平方公裡的老城區推進城市更新的同時,太倉也面向未來,在城東規劃建設面積50平方公裡的婁江新城。拔地而起的未來之城,将實現新老城區的協調發展,讓城市發展與美好生活在這裡實現“雙向奔赴”。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放眼未來處在大有可為曆史機遇期的太倉必将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創造更具幸福感的金太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