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高人群的食物排行榜
三高人群的食物排行榜
更新时间:2024-06-26 19:37:41

随着人們生活水平日益上漲,再加生活與工作的雙重壓力,還有人們日常的不規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被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等慢病所困擾。

一旦得了三高,我們在飲食上就會變得很糾結,特别是主食,吃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病情的控制。

那麼三高人群在日常飲食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以下是給大家整理的三高人群最全飲食攻略,看完記得收藏哦!

三高人群的食物排行榜(三高人群最全飲食攻略)1

1、三高人群多吃蘿蔔皮

蘿蔔皮營養豐富,尤其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除了維生素和礦物質,蘿蔔皮還富含果膠、槲皮素、異硫氰酸酯類等活性物質,一定程度上有助調控血脂、血糖和血壓,是三高人群的理想食品。

2、有“三高”,喝些谷物濃漿

很多人體檢出了“三高”,除了缺乏運動外,貪圖美味,追求高脂肪、重精糧、少粗糧的飲食習慣也是“三高”等症狀高發的根本原因。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應該吃250~400克的谷物,其中要有50~100克的雜糧、粗糧。但對于“三高”人群,這個量還要再加一些,可以占到主食的1/3至1/2。

與細糧相比,粗糧供給的能量不高,但膳食纖維含量卻要高很多,對脂肪的吸收有一定的阻礙作用,能夠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從而降低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的發病風險。

3、吃對蔬菜水果,甩掉三高

水果和蔬菜中的皂甙類和有效酶類,是有效的抗氧化劑,它不僅能夠清除人體的氧自由基,還能降低人體多餘的膽固醇,減少高熱能脂肪食物的攝入。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的烹饪中,要少油少鹽。對于水果方面,我們要适量,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來說,這十分重要。

三高人群的食物排行榜(三高人群最全飲食攻略)2

4、吃肉有側重,低脂是首選

三高人群在選擇肉類的時候,最好選擇魚類。據研究表明,魚的飽和脂肪含量比較低,并且含有對身體有益的脂肪酸,它不僅能夠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還能有效抑制血管壁斑的增厚,保持血液運行流暢。

但需要注意一點的是,烹饪魚類時,不能用油炸。

此外,家庭食用油的選擇也要慎重。一般我們家庭中的食用油一般是花生油和菜籽油等,其中花生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在80%以上,對人體比較有利。

而有些植物油含有的是飽和脂肪酸,如黃油等等,所以要慎重選擇。

無論是哪種油,攝入量都要控制好,過多的攝入對人體不利。

5、喝酸奶,血糖好

韓國嶺南大學研究小組一項研究表明,酸奶攝入量與糖尿病風險呈負相關,即攝入越多,風險越低。

在按照攝入量多少所分的四個組中,攝取量最多的組比最少的組糖尿病風險降低27%。

而且,酸奶對于已患糖尿病的患者也有好處。

建議糖友,最好在餐後喝酸奶,因為餐前胃酸酸性強,會消滅大部分乳酸菌,降低酸奶的效果。很多糖友認為酸奶糖分高,但其中的乳糖發酵後生成乳酸,能夠延緩胃排空,幫助控制餐後血糖;即使剩餘少部分乳糖,也在小腸中分解吸收,并不會引起血糖波動。

在我國,酸奶産品的最小份包裝是100克,每天2勺或一杯即可。

對于超重和肥胖糖友,最好選擇超市裡的低糖或脫脂酸奶;對于加入大量果醬等進行調味的酸奶,不建議選擇。

6、血脂高,蛋黃每天吃半個

蛋黃中的脂肪以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為主,磷脂含量也較高。但是蛋黃中鐵的利用率較低,僅為3%左右,這是因為其中含有卵黃高磷蛋白,對鐵的吸收有幹擾作用。

雞蛋的重量一般在45~55克之間。《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平均每天蛋類攝入量為40~50克,每天一個雞蛋,每周雞蛋不超過7個。

對于高血脂患者,應适當減少蛋黃的攝入量,比如吃一個蛋清,但蛋黃可減半。雞蛋最好安排到每天都吃,而不是集中到某一餐食用。

7、零食要選擇一些堅果

堅果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而且比較單一,它能使膽固醇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而且,還能抑制有害“固醇”。

據研究表明,攝入少量的堅果,還能降低心髒病發生的概率。

不過要注意,堅果含有比較高的熱量。所以,最好不要多吃。

三高多是吃出來的,最好是要在吃回去

三高人群日常飲食要注意要少吃油鹽糖,多吃高蛋白和低脂肪的食物,少吃一些不健康的精加工的食物,并且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有效的穩定三高。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那就轉發給更多需要的朋友們吧!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