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并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隻是在中秋節吃。至于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曆,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2、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團圓和睦。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所食。
3、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内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