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考察雲南時,要求雲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今年1月,再次親臨雲南考察指導工作,要求雲南不斷增強邊疆民族地區治理能力,努力在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上不斷取得新進展。5年來,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省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雲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統領全省民族工作,實施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黨中央關于民族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全省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持續鞏固,民族團結之花在雲嶺大地上競相開放,成為新時代七彩雲南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雲南各民族團結一心 孫曉雲 攝
01
切實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堅持“在雲南,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的指導思想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切實做好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的頂層設計,并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各級黨委重要議事日程,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黨的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
我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決落實黨中央關于民族工作的重大部署,切實把黨對民族工作領導的制度優勢轉化為邊疆民族地區治理效能。不斷健全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全社會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成立省委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領導小組,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既挂帥又出征,召開領導小組會、推進會、座談會,高位推動、密集部署,壓緊壓實各級工作責任。構建委省合作共建機制,國家民委及國家有關部委支持雲南示範區建設,推動示範建設形成更大工作合力。
堅持“在雲南,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的指導思想。牢固樹立“不抓民族工作的領導幹部不稱職,抓不好民族工作的領導幹部也不稱職”的觀念,把做好民族工作作為重大政治擔當、政治責任。把培養使用少數民族幹部和熟悉民族工作的幹部作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使一大批各族領導幹部和人才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的中堅力量和堅強保證。目前,少數民族公務員及參公管理人員占全省總數的33.3%左右,與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比例相當。
傈僳族歡度闊時節 周燦
02
把發展作為解決民族問題的總鑰匙,把示範區建設作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
我省始終堅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堅持“決不讓一個民族掉隊,決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的承諾,堅持把民族地區發展融入全省發展大局,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與扶貧開發雙融合、雙促進,編制實施“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範創建工程、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促進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興邊富民工程“沿邊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專項計劃(規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斷增進各族群衆民生福祉。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三區三州”政策。省委、省政府把“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中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作為扶持民族地區脫貧發展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制定實施《雲南省迪慶州怒江州深度貧困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年)》,編制實施《迪慶州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迪慶州易地扶貧搬遷三年行動計劃》《迪慶州直過民族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及實施方案》《怒江州脫貧攻堅全面小康行動計劃(2016-2020年)》等系列專項規劃。滬滇、粵滇對口幫扶特點突出,成效明顯。
創新推動興邊富民工程“沿邊三年行動計劃”。自2015年起,連續實施兩輪“興邊富民工程改善沿邊群衆生産生活條件三年行動計劃”,以“五通八有三達到”為目标,以距國境線3公裡内為範圍,共投入各項資金388.7億元,覆蓋沿邊110個鄉(鎮)、19個農場、878個行政村(社區),實施六大任務38項重點工程,着力提升沿邊地區城鎮化水平,打好強邊固基攻堅戰,打造一批沿邊小康示範村。沿邊地區貧困發生率從32.6%下降到1.8%,各族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顯提升,守土固邊的責任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顯著增強。
加快“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精準脫貧。實施《雲南省全面打赢直過民族脫貧攻堅戰行動計劃(2016-2020年)》,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貧困發生率降至2.41%,獨龍、基諾、德昂、阿昌、布朗、普米、景頗、佤、拉祜9個民族已實現整族脫貧。協調三峽集團、華能集團、大唐集團、雲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雲南省煙草專賣局5家企業集團,對口幫扶雲南“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精準脫貧。開設“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扶持班”,實施“一個都不能少”教育扶貧工程,走出了一條職業教育精準幫扶少數民族貧困家庭學生的職教扶貧路。
此外,出台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實施意見、教育進迪慶州三年行動計劃等系列政策舉措,推進民族教育事業加速發展,全省少數民族在校生由2014年的398.91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474.59萬人,占雲南省各級各類教育在校生總數的33.33%。大力實施培訓就業工程,對民族地區貧困群衆100%給予技能培訓,100%提供崗位推薦等就業服務。全面建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費用兜底“四重保障”,民族地區貧困群衆100%參加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始終把民族地區作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的重要戰場,将符合條件的40餘萬民族地區貧困人口納入易地扶貧搬遷。統籌危房改造與人居環境改善,民族地區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全部“清零”。
随着基礎設施不斷夯實,特色優勢産業加快發展,全省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不斷加快。民族自治地方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293.8萬人減少至2019年底的16.83萬人,8個自治州、29個自治縣貧困發生率分别從2015年的10.58%、12.17%下降到2019年的0.86%、0.53%,區域性貧困、整體性貧困得到有效解決。
載歌載舞 劉建華 攝
03
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
我省始終堅持“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價值取向,促進各民族相知相親相惜、交往交流交融,倡導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各族群衆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
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以及“自強、誠信、感恩”“心向北京、擁護核心”等教育實踐活動,用“民族團結誓詞碑”精神凝聚群衆,用民族文化鼓舞群衆,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不斷增強“五個認同”,同心同德共創美好生活。
始終堅持在人的心靈中搞建設,滿懷深情做好團結服務群衆工作。高度重視和加強邊疆民族地區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各族群衆從身邊的新發展新變化新生活中感受和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各族人民熱愛黨、熱愛祖國的熱情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空前激發,“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成為雲南各族群衆的共同心聲。
深入推進“紅旗飄飄”、邊境文化長廊等建設,加強民族地區基層組織和政權建設,加強民族地區幹部和少數民族幹部隊伍建設,加強政治紀律和政治忠誠教育,保證各級領導權始終牢牢掌握在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人手裡,黨在邊疆民族地區的執政根基更加穩固。
推進民族文化強省建設,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及“雙百”工程(“百項精品”“百名人才”)列入省政府十件惠民實事,一批中華文化文藝精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定期舉辦全省民族運動會,組團參加全國民族運動會取得優異成績。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十進”活動,創新建立區域性創建工作聯盟,全省6個州(市)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州(市),59個單位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10個單位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數量居全國前列。
載歌載舞 陳飛 攝
04
提升民族事務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持續鞏固民族團結、邊疆穩定良好局面
我省牢牢把握“提升民族事務治理現代化水平”這個重要保障,推進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規範化、制度化建設,全面提升邊疆各民族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鞏固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良好局面。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制定出台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快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的實施意見、雲南省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與扶貧開發“雙融合、雙促進”實施意見等,明确示範區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頒布《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條例》,推動示範區建設在法治化軌道上邁出堅實步伐。制定出台《雲南省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規劃(2016-2020年)》,實施6大工程30個項目,設置33個量化考核指标,推動示範區建設實體化、工程化、項目化。
實行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年度任務承諾制,将示範區建設情況納入全省年度綜合考評内容。不斷健全完善維護民族團結穩定的長效機制,加強形勢分析研判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确保全省民族宗教領域不出現重大風險隐患。
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群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用法治手段處理民族問題,協調民族關系,保障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多年來,全省沒有發生一起因民族因素引發的重大群體性事件。
最絢麗的“花”是民族團結之花。雲南省将牢記的囑托,堅持守好民族團結這條“生命線”,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作為工作主題,通過創造性、創新性地開展工作,高質量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用生動實踐交出民族團結進步的雲南答卷,譜寫新時代雲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篇章。
載歌載舞 周燦 攝
雲南網記者 李正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