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詩歌文化最早大抵可追溯到《詩經》,詠一花一草,叙一人一情。古往今來的詩人們面對一切美好事物都會駐足,對于美人,更是毫不吝啬筆墨。在唐朝時期,詩歌繁榮茂盛的一個時期,許多詩人都為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留下了佳作。
如果說有的詩人為了巴結權貴,寫詩給當時被唐玄宗專寵的楊貴妃自然不算奇怪。而那位一生潇灑,不拘于皇朝富貴的李白一連寫下三首描寫楊貴妃的詩句,大概可以認證楊貴妃的美和獨特的魅力了吧。
如果說,你曾聽過李白的《将進酒》,能從中感受無窮的豪邁;你讀過李白的《蜀道難》,仿佛置身于蜀道途中的越行越難;你看到過李白的《贈汪倫》,從遙遠着且不清晰的呼喊聲看到一位赤子的拳拳情誼。當你覺得這就是李白時,你讀到他為楊貴妃寫下的三首《清平調》,你會發現,那位意氣風發的詩仙,原來還有如此細膩浪漫的一面。
在這三首《清平調》中,那首出現在電影《妖貓傳》中的《清平調(其一)》最廣為流傳。這首詩的背後,其實還有着一個故事。
李白雖然才氣斐然,人人皆知。但是在重視出身門第的唐朝,李白的仕途并不算坦蕩。但他的才氣,也成為了他仕途的的敲門磚。賀知章十分賞識李白,因此,在李白到達長安不久,賀知章就安排李白見到了唐玄宗。有才華的人走到哪裡都一樣,就像賀知章預料到的一樣,李白果然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獲封待诏翰林。
某一天河南再次進貢了國色天香嬌豔欲滴的牡丹,唐玄宗便安排了歌舞宴會,一邊是開得正豔的國色牡丹,一邊是人比花嬌的婀娜美人,唐玄宗的心情自然是十分舒暢。
但是沒過一會, 玄宗的心情就有些不美妙了,為什麼呢?玄宗找不到合适的詩句來贊美身邊的美景和美人。身邊的宦官絞盡腦汁想到一些名家詩句來映襯此景,但玄宗還是覺得差點什麼。畢竟自己眼前綻放的是絕無僅有的美景,一定要有最新原創的詩句來歌頌。這一鬧,玄宗想起了李白。
話說李白這邊,本來也是在載歌載舞、把酒言歡的宴會。喝得迷迷糊糊的就被人請到了玄宗的宴會上。玄宗要求很簡單,寫首詩來歌頌一下眼前的場景。微醺的李白很快明白了玄宗的旨意,但是此刻有些醉的大詩人李白也耍起了小脾氣,他說這裡沒有桌椅不方便寫作,自己穿着靴子也不好落座。
正在興頭上的玄宗不在乎詩人這些微不足道的要求,便讓著名音樂家李龜年拿着金花筏,把桌椅讓給李白,又讓高力士為李白脫靴。一切準備就緒的李白心無旁骛地看着眼前的場景,借着酒意寫下了三首《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将美人比作花的詩句比比皆是,但如何能襯托出眼前那位讓人看一眼就自慚形穢的美人呢?大概天上的雲彩和身邊的花也和我同樣感受,覺得自己在楊貴妃的美貌面前是如此脆弱,恨不得穿上華服,化上濃妝才有資格與之共處。
"春風拂檻露華濃",春風拂過圍欄,掉落的露水沾染在花朵上,讓花朵顯得更為美豔。雖然表面上寫的是花朵,側面卻還是表達了專寵之下的楊貴妃的美麗是多麼炫目,讓人無法抗拒。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朦胧混沌中的李白依然有着獨特的浪漫主義色彩,這兩句詩便是如此。如此絕色,如果不是群玉山頭的可望不可及的仙女,便是瑤台殿前的月下女神吧。
此詩一出,便是寫美人的最高境界,不見其人勝見其人。此詩極富感染力,又浪漫無比。我們不知道曆史上的楊貴妃到底有多美,但是通過這首詩,我們仿佛可以看到月光下那動人心魄的美貌,仿佛可以看到極樂之宴上讓花月失色的美感,作為一個詩人,李白做到了瞬間的永恒。
若故事就停在此處,那便稱得上是圓滿。但可惜,現實往往比想象骨感許多。李白的問題就出在了《清平調(其二)》上,一句"借問漢宮誰似得,可憐飛燕倚新妝。"看似是誇楊貴妃的美貌,如果趙飛燕見了都要化新妝才能抗衡,卻被楊貴妃身邊看不過李白的小人曲解成拿貴妃娘娘和趙飛燕做對比。
就這樣,曾十分欣賞李白的楊貴妃對李白漸漸反感起來,并開始對玄宗吹枕邊風。李白也因此錯失了仕途發展的機遇,後郁郁不得志離開了長安。無法去評價李白的一生過得算好不算,但他一定是一個值得人們尊敬的詩人。
因為即使幾千年後的現在,我們依然可以透過他的詩詞,走進那個神秘又浪漫的朝代,那些風景,那些苦難,那些情誼,還有那動人心魄的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