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
今天是3月5日,農曆戊戌年正月十八,驚蟄。
驚蟄,二月節,古稱“啟蟄”,
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3個節氣,
标志着仲春時節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
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驚蟄三候
3月5日
我國古代将雨水分為三候。
古人分驚蟄為三侯:
一候桃始華。
桃花感受到春的氣息,
開始開放。
二候倉庚鳴;
倉庚,就是黃鹂,
黃鹂最早感春陽之氣,
發出愉快的鳴叫聲。
三候鷹化為鸠。
斑鸠、燕子等鳥類現身林間。
驚蟄特征
3月5日
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時,氣溫回升,雨水增多。
我國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
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
其他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
進入春耕農忙時期
有諺語雲: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非常重視驚蟄節氣,
他們将此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
到了驚蟄,
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大忙時節。
正是“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驚蟄習俗
3月5日
驚蟄吃梨
在民間,有驚蟄吃梨的傳統。
關于吃梨,各地說法不一。
蘇北及山西一帶流傳
“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
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說,
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
可保全年的好收成,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關于驚蟄吃梨,祁縣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則故事。
傳說聞名海内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長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着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赢利,天長日久有了積蓄,在祁縣城定居下來。
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先祖販梨創業,曆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緻富,将開設的字号取名“長源厚”。
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打小人,驅黴氣
《千金月令》上說:
”驚蟄日,取石灰糁門限外,可絕蟲蟻。“
石灰原本具有殺蟲的功效,
在驚蟄這天,灑在門檻外,
認為蟲蟻一年内都不敢上門,
這和聞雷抖衣一樣,
都是在百蟲出蟄時給它一個下馬威,
希望害蟲不要來騷擾自己。
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
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
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
發出隆隆的雷聲。
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
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驚蟄詩詞
3月5日
驚蟄來了,也給詩人們帶來了詩意。
在驚蟄的節氣裡,他們筆賦詞章,
吟詠歌唱。
《秦樓月·浮雲集》
【宋代】範成大
浮雲集。輕雷隐隐初驚蟄。
初驚蟄。
鹁鸠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
拂牆濃杏燕支濕。燕支濕。
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菩薩蠻·春雨》
【宋代】蕭漢傑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幹。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觀田家》
【唐代】韋應物
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禀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闾裡。
《義雀行和朱評事》
【唐代】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餘。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哓哓遺衆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逦迤飛,雲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答陳珽主簿》
【宋代】劉克莊
主簿佳公子,何曾染绮纨。
果能磨鐵硯,真可歃銅盤。
君壯雷驚蟄,吾衰月阙團。
家貧無寶貝,珍贶欲酬難。
《夜聞警》
【宋代】吳可
幾年官軍破郡邑,遠客孤村誰脫急。
卧聽鄰雞三鼓鳴,流言敵騎一宵及。
抱衾攜幼強趨走,複嶺重山且深入。
為聞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驚蟄。
長秋南奔苦岚瘴,翠華連巡犯卑濕。
顧我飄零豈足念,注目寒江忘久立。
《春晴泛舟》
【宋代】陸遊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市飲》
【宋代】陸遊
學道無多事,消陰服衆魔。
春雷驚蟄戶,海日浴鲸波。
大勇收全勝,靈襟襲太和。
何妨會稽市,取酒獨酣歌。
《聞蛙》
【宋代】趙蕃
驚蟄已數日,聞蛙初此時。
能如喜風月,不必問官私。
驚蟄寄語
3月5日
驚蟄來了,春天來了。
桃花紅,梨花白,黃鹂歌唱燕歸來。
驚蟄時節,詩詞君願你
鳥語花香長相伴,夜夜都有好夢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