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怎麼做大醬?
大醬是滿族都傳統美食,滿族人做豆醬的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做大醬要選優質大豆,一定不要轉基因大豆。東北黃豆醬一般來說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純黃豆發酵而成,通常我們叫大醬或東北農家醬,另種是用提前發酵好的引子配上黃豆制成。通常我們叫做"盤醬"或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黃豆醬,小面小編介紹東北農家大醬的做法~
秋天收獲好的黃豆,經一段時間都晾曬,之後水煮熟,用石墨磨成黃豆泥,在把磨好的黃豆泥做成醬坯,通常這個都是在11月份開始做的,之後在室内經過一個冬天的自然發酵,行成真正做大醬的原料。
東北大醬很講究時間的,一般一年中有兩次做醬的時間,一次是臘月,一次是正月末二月初,下醬的時間也是要十八或貳八這兩個時間,首先将選好的黃豆洗幹淨放水中泡,泡好的豆子,全身脹大,将豆皮撐破了,然後将豆皮挑出。
2大火生鍋,将泡好的豆子和水放到鍋裡,水不能少,以免糊底,也不能太多,這樣呼出來的豆子會稀,水放少些中途可以再加,注意火候發現有糊香,就加點水,豆子呼好後成褐紅色,顔色越濃說明,豆子越好這樣做出來的大醬越好。
3.将呼好的豆子搗碎,不要有豆瓣,也可以用手動攪碎機,将豆子攪好,将碎好的豆子放到面闆上使勁摔,将豆子忘一起摔,做成一個醬塊,摔好的醬塊不會裂開,在五六十年代,農村沒有電隻能用手推石墨來磨碎。
4.将醬塊用報紙包好,外面纏上線,防止報紙裂開,将醬塊放置稍熱的地方,已被發酵,小編家住在農村,一般我家都是放在炕尾,不能太熱,那樣醬塊會太幹,不會發酵。
5.一般醬塊要發酵兩個月左右,發好的醬塊有股刺鼻的氣味産生,這是就可以将醬塊打開進行清洗,因為醬塊是發酵的,經常會有黴菌産生,所以,如果看見黴菌不要害怕,是正常現象,用刷子将醬塊刷洗幹淨後,曬幹。
6.準備一個瓷缸,将曬好的醬塊按需要和水一起放入缸中,加鹽。鹽要多加,醬鹹一點沒關系,但若不夠鹹的話,醬會變成臭醬,會很難吃,一般10斤豆子最少要放4斤鹽,當然也和水量有關
7.醬塊入缸後還需要發酵,這時要注意每天都用要制的醬爬,醬杵來打缸。就是一遍遍的攪動缸中的混合物,使醬中的雜質浮在水面上,用勺子将浮在表面的沫子和黑色的雜技撇淨,這樣最後做出來的醬才是最幹淨的。
現在很多居民都住上樓房了,做醬的人也越來越少,都是因為樓房沒有合适的地方放一口缸,小編建議大家用壇子就可以做,家裡放壇子的地方還是有的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