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裡面有個可辨認淨資産的公允價值經常出現在各種場合當中,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是可辨認淨資産的公允價值。
企業的淨資産=資産-負債;
企業的可辨認淨資産=資産-負債-商譽;
因為,商譽是不可辨認的,因此淨資産扣減商譽就是可辨認淨資産。
可辨認淨資産的公允價值如何得來呢?
根據不同的資産類别,分為以下處理辦法:
(1)有價證券按照當時的可變現淨值确定;
(2)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短期應收款項,一般按照應收取的金額作為其公允價值;長期應收款項,按将來可望收取的數額,以及當時的實際利率折現的價值,減去估計的壞賬損失及催收成本确定;
(3)存貨按照預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相關稅費确定;
(4)半成品按照産成品的預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尚需發生的成本、變現費用确定;
(5)原材料按照重置成本确定;
(6)固定資産和無形資産,存在活躍市場的,應以購買日的市場價格為基礎确認公允價值;不存在活躍市場的,但同類或類似資産存在活躍市場的,應按照同類或類似資産的價格确定其公允價值;同類或者類似資産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應采用估值技術确定其公允價值。(此前準則也有一種說法是按照重置成本和可變現淨值孰低确定,而可變現淨值是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兩者之間的較高者。但是這裡可能存在一個循環論證的過程,就是本來我們要得的是固定資産的公允價值,通過可變現淨值計算,但是可變現淨值又是通過公允價值減費用與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兩者之間比較得來,所以後來就沒有特别說明固定資産的公允價值如何計算了,就籠統的說按照報價或者評估)。
(7)遞延所得稅資産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産、負債及或有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存在差額的,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18号-所得稅》的規定,确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産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所确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産或者遞延所得稅負債不應折現。
因此,有的可以通過賬面價值(應收賬款和票據)計算得來,有的按照估計的售價(存貨、半成品)确定,有的通過市場報價或者同類産品的市場報價确定(金融資産、機器設備),還有的通過評估确定(房産、土地)。
可辨認淨資産主要出現在哪裡呢?
同一控制下:企業的合并成本是被合并企業在最終控制方的合并報表上的淨資産的賬面價值的份額 商譽确定。這裡被合并方在最終控制方的合并報表上的淨資産的賬面價值等于被合并方購買日可辨認淨資産公允價值持續計算的淨資産價值。(為什麼呢,因為最終控制方在購買日編制合并财務報表時以被購買方淨資産的公允價值入賬)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成本以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與被合并方可辨認淨資産公允價值的份額孰高确定。商譽=合并成本-可辨認淨資産公允價值的份額。
可辨認淨資産公允價值代表了一個企業真正屬于股東的資産。負債不屬于股東的資産,所以計算商譽的時候,是合并成本減去可辨認淨資産公允價值的份額。再說一遍,這裡為什麼是公允價值?因為非同一控制下,編制合并報表的時候,被合并方的資産是以公允價值入賬的。
理解可辨認淨資産公允價值,是理解長期股權投資和企業合并的開始。
多琢磨琢磨,也就越來越透徹了。
我是小浪,每天為您解讀财報背後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