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有神化的成分,他将諸葛亮塑造成了一位神機妙算的軍師,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幾乎無人能敵。但在真實的曆史中諸葛亮并不是真正的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但他的精神卻是真正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三國志》以及曆代的曆史記載中也都給予了諸葛亮很高的評價。其具體功績如下: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随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襄陽隆中隐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于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蜀後主劉禅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于蜀建興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歲。劉禅追谥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