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寵物
/
錦鯉飼養的9個竅門
錦鯉飼養的9個竅門
更新时间:2025-02-22 07:16:21

  1、水質不良,水質不良造成的錦鯉拒食情況很常見,一般是水體過老造成。錦鯉發生拒食現象後,每天換取原魚池總水量的1/8~1/4,此行為持續3~5天最好。需要注意的是新水一定要經過除氯處理。

  2、消化不良,錦鯉各個品種都會出現因為消化不良而拒食的情況,往往是因為飼養者掌握不準投喂量,一次性喂食太飽,魚就消化不良,造成一段時間的拒食。對于喂食過飽的錦鯉可以采用加注新水,提高水溫等方法來刺激消化。如果錦鯉确實是因為飼養者大量喂食後突然拒食,請不要再用昆蟲等食物誘食,而是要主動停食并采用上述方法刺激錦鯉消化,待錦鯉食物消化完成有食欲後自然會恢複吃食。

  3、錦鯉患病,例如白點病、腸炎病等等,非常容易出現拒食現象,拒食時一般伴随各種魚病特征如體表充血、腹脹、肛門膨脹紅腫、身體彎曲等等。冷靜分析,對症下藥,标本兼治,魚病治愈後自然就能開口吃食。

  4、自發的階段性停食,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錦鯉成長的某個階段,在錦鯉由小到大的飼養過程中,魚會突然停食,這種停食也許是一種生物的本能反應,如果魚隻狀态良好,一切正常,不必理會,耐心等待即可。

  5、單一食物厭食,雖然說錦鯉大都喜歡活餌,但是如果終日都喂食蟬蛹、大麥蟲等活餌,也許有一天就會對這些餌料不再感興趣,再投喂這種活餌時錦鯉會拒絕吃食。這時喂食河魚或蝦肉也許會使錦鯉大快朵頤。

  6、環境突變,環境的突然改變,有可能造成錦鯉拒食,有時還伴有浮頭,快速遊動,易驚,躲避在魚池一角等現象。找到原因,盡量恢複以前的環境。如果不想恢複,則要耐心等待其适應。

  7、混養魚的減少造成孤獨感,如果很長時間群養多尾錦鯉,這時錦鯉已經适應了自己的夥伴。當突然把混養的夥伴移走或突然由群養變為單獨飼養時,大部分的錦鯉都會拒食。所以習慣的夥伴一旦消失,孤獨感會使它不思飲食。對策:恢複群養狀态。

  8、發情期間拒食,在錦鯉繁殖期間,尤其是雌魚懷卵時期,由于腹部卵巢的快速發育,使得腹部極為膨脹,壓迫腸胃和魚鳔,造成錦鯉會有較長時間的拒食。對策:不用理會,耐心等待繁殖期結束即可。

  9、季節性拒食,由于季節的變化而造成的拒食現象也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在北方地區,春秋階段錦鯉容易停食。對策:保持水質,等待自然恢複。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烏奴耳鎮鄉村振興
烏奴耳鎮鄉村振興
武定縣貓街鎮:新風拂面鄉村美武定縣貓街鎮:新風拂面鄉村美春回大地,萬物複蘇,走進楚雄彜族自治州武定縣貓街鎮,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碧波蕩漾、秀美寬闊的新村湖畔,鬼斧神工的仙人洞、風情萬種的鳳家花園與生态盎然的關天山相映成趣,構成“一境一...
2025-02-22
養寵小知識寵物貓拉稀怎麼辦
養寵小知識寵物貓拉稀怎麼辦
貓咪能吃能喝、狀态看着比較好,但是卻出現拉稀的情況,鏟屎官不要太過着急,貓咪拉稀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會無緣無故拉稀,最好先了解清楚原因再做處理,以下就是常見的因素以及合适的應對方法,不妨了解一下。一、食物不合适遇到貓咪拉稀的情況,鏟屎官可以先...
2025-02-22
鹦鹉魚品種有哪些
鹦鹉魚品種有哪些
鹦鹉魚,是水族市場最常見的觀賞魚之一。是台灣觀賞魚養殖者偶然中用雄性的紅魔鬼魚(厚唇雙冠麗魚)與雌性的紫紅火口(粉紅副尼麗魚)雜交而成的觀賞魚。由于是兩種魚雜交所生,鹦鹉魚也就悲催地成為了觀賞魚界的騾子。常見的鹦鹉魚可以分為血鹦鹉、黃鹦鹉、...
2025-02-22
不能對狗狗做這些事隻會害了狗狗
不能對狗狗做這些事隻會害了狗狗
狗狗的一生是在陪伴主人的時光裡度過,對它們來說,被抛棄,是一件非常難以接受的事。而在長時間的相處中,盡管一些無意間的行為,也會讓心思敏感的狗狗感受到不安全感。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幾種狗狗眼裡的“抛棄行為”,你可能正在做……1.當着狗...
2025-02-22
dnf現版本畢業的裝扮寵物
dnf現版本畢業的裝扮寵物
dnf現版本畢業的裝扮寵物?你好啊勇士,這裡是每天都會為大家帶來DNF資訊的瓜皮君,一定要記得我,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dnf現版本畢業的裝扮寵物?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dnf現版本畢業的裝扮寵物你好啊勇士,這裡是每天都會為大家帶來DNF...
2025-02-22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