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汗青是指古代在竹簡上書寫,先以火烤竹去濕,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書寫和防蛀,稱為汗青,因此後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2、“汗青”是史冊的意思。那時古人記事要用“竹簡”,亦即用上好的竹子記寫镌刻事情和文章,此一片片的竹即稱“竹簡”。竹簡的制作并不簡單,首先要選擇上等的青竹(此“青竹”指綠色之竹),稱其為“青”;然後,削成長方形的竹片,再用火烘烤一片片的青竹,一方面是為了便于書寫,另方面也為幹燥防蟲。烘烤之時,本來新鮮濕潤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了水珠,像出汗一樣。這道烘烤青竹的工序就叫做“汗青”了。“汗青”的原意是青竹出汗的工序,漸漸成了竹簡的代名詞了。
3、從出土的古代竹簡來看,長的竹簡常用于書寫儒家經典;短的竹簡常用其記載諸子事迹及史傳。因此“汗青”代稱竹簡再演變,人們便進一步又将其代稱竹簡所記載的“史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