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遊,和湖北省相對應,湖南省因大部分區域處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下轄13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62個縣,7個自治縣,36個市轄區。其中,龍山縣來說,人口超60萬,隸屬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西北邊陲,地處武陵山脈腹地,連荊楚而挽巴蜀,曆史上稱之為“湘鄂川之孔道”。
一
首先,龍山縣,隸屬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地理位置上,龍山縣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西與重慶市酉陽縣、秀山縣,北與湖北省來鳳縣、宣恩縣接壤,東與省内桑植縣、永順縣毗鄰,南與保靖縣隔酉水河相望,也即地處湖南、湖北、重慶三省(市)的交界處。就龍山縣的曆史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湖南省龍山縣一帶屬黔中郡。根據史料記載,黔中郡的郡治為黔城(今湖南懷化市沅陵縣城西的黔城)),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
二
西漢時期,該地區屬武陵郡。武陵郡在今湖南省、湖北省、貴州省、重慶市和廣西等地。“武陵”這一地名,最早出現在西漢初年。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龍山縣一帶初屬蜀漢,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該地區成為東吳的疆域。晉朝時期,今龍山縣一帶屬荊州武陵郡。南北朝時期,該地區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唐朝時期,今龍山縣一帶黔中道。在唐朝時期,道是重要的區劃單位,相當于現在的省。元朝時期,推行行省制,在此基礎上,今龍山縣一帶屬湖廣行省恩州宣慰司、辰州路、澧州路和四川行省永順宣慰司。明朝時期,該地區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三
最後,那麼,問題來了,龍山縣這一建制始于什麼時候呢?對此,該地區建縣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因是“辰旗”之地,辰屬龍,吉祥的象征,加之境内峰巒起伏,故名龍山縣。由此,對于龍山縣來說,建縣于公元1729年,距今已有接近300年的曆史了。在清朝時期,龍山縣隸屬于湖南省永順府。1913年,龍山縣屬辰沅道。1928年,龍山縣直屬于湖南省。1957年9月20日,設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屬之至今。總的來說,龍山縣地處湖南、湖北、重慶三省(市)的交界處,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曆史。截至2018年底,龍山縣總面積達3131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60.5萬人。
文/情懷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