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發兵向項羽發動總攻,在垓下把項羽軍團團包圍。此時,十萬楚軍已兵疲糧盡,士氣低落。夜間又聽到漢軍在四面唱起了楚歌。項羽大為吃鶭,便借酒5澆愁,慷慨悲涼地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幹,虞兮虞兮若奈何?”唱罷飛身上馬,帶領八百騎突圍南去。來到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隻剩28人。他想東渡烏江重整旗鼓,又覺無顔見江東父老,奮力拚殺一陣,遂橫劍自刎而死,年僅31歲。
2、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周王族姬姓項國後代,項氏,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人。秦朝末年起義軍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将項燕之孫。
3、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項梁發動吳中起義,反抗秦朝。項梁陣亡後,率軍渡河援救趙王歇。巨鹿之戰,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殺死秦王子嬰,自稱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大封滅秦功臣将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掀起曆時四年的楚漢之争。項羽在正面戰場屢破劉邦,彭城之戰大敗漢軍。但彭越不斷後方破壞楚軍補給,之後韓信統一了黃河以北,揮師南下。項羽剛愎自用,猜疑亞父範增,終為劉邦所敗。公元前202年,項羽退守垓下(今安徽靈璧縣),突圍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最後霸王别姬,自刎于烏江。
4、作為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項羽是一位以個人武力出衆而聞名的武将。李晚芳評價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