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定大慈閣。大慈閣始建于金朝(公元1227年)。大慈閣以“市閣淩霄”之美譽名列“上谷景”之首,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慈閣是一組寺廟建築群體,因其主體建築稱大慈閣而得名。
2、保定清西陵。清西陵(Western Royal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城西15公裡處的永甯山下,離北京120多公裡。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時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還有3座後陵。此外,還有懷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等共14座。其建築形式體現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後陵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妃嫔、公主、王爺園寝則以綠琉璃瓦或灰布瓦蓋頂。清西陵面積達800餘平方公裡。陵區内千餘間宮殿建築和百餘座古建築、古雕刻。
3、秦皇島山海關。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闾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與“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裡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築城建關設衛,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山海關城周長約4千米,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禦建築。包括“天下第一關”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闾樓、甕城以及1350延長米的明代平原長城等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