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根
讀書可供消遣,可供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為消遣而讀書,常見于獨處退居之時,為裝飾而讀書,多用于高談闊論之中;為增長才幹而讀書,主要在于對事物的判斷和處理。
讀書費時太多是怠惰,過分的藻飾裝璜是矯情,全按書本條文而斷事是十足的學究氣。讀書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經驗以補其不足,因為天生的才能猶如天然的樹木,要靠後來的學習來修剪整枝,而書本上的 道理如不用經驗加以制約,往往是泛泛而不着邊際的。
讀書不可專為反駁作者而争辯,也不可輕易相信書中所言,以為當然如此,也不是為了尋找談話資料。而應當權衡輕重,認真思考。有些書淺嘗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數書則須咀嚼消化。這就是說,有的書隻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緻浏覽,少數則須通讀,讀時要全神貫注,勤奮不懈。有些書也可請人代讀,取其所需作摘要,但這隻限于題材不大重要和質量不高的作品。
2、葉聖陶
小孩進學校,都稱為讀書。國語科本來還有訓練思想和語言的目标,但究竟是工具科目,光是捧着一本書來讀,姑且不說它。而自然科、社會科的功課也隻是捧着一本書來讀,這算什麼呢?一隻貓,一個蒼蠅,一處古迹,一所公安局,都是實際的東西,可以直接接觸的。為什麼不讓小孩直接接觸,卻把這些東西寫在書上,使他們隻接觸一些文字呢?這樣地利用文字,文字就成為閉塞智慧的阻障。然而頗有一些教師在那裡說:“如果不用書,這些科目怎麼能教呢?”而切望子女的父母也說: “ 進學校就為讀這幾本書!”他們完全忘了文字隻是一種工具,竟承認讀書是最後的目的了。 葉靈鳳
學問家的讀書,抱着“開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書中每了個字的價值而定取舍,這是在購物,不是讀書。暴發戶和大腹賈,為了裝點門面,在日夕之間便坐擁書城,那更是書的敵人。真正的愛書家固然手不釋卷,但不是為了學問。他是将書當作了友人,将讀書當作了和朋友談話一樣的一件樂事。
3、鄭闆橋
鄭闆橋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書畫家。他說:“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是說學習必須“略其迹”,而“取其意”。強調讀書重在求意。他還主張讀書不必求“全”,主張“學一半,撇一半”,所謂“十分學七要抛三,各自靈苗各自探。” 倡導讀書須掌握重點、分清主次、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