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篇,向來飄逸灑脫,為人們所喜歡。相對于讀杜甫詩作的沉重,李白的豪放灑脫更招人喜歡。
李白
而且李白的詩作,雖然語言精煉清麗,但大多都是一氣呵成的經典語言,不像杜甫的那些語言,刻意的遣詞造句。讀起來也讓人更為朗朗上口。
在今天,李白的詩人人會背,說明了其詩篇、語言的簡練隽永。
李白·行路難·其三
這首詩的題目是《行路難(其三)》。剛開始讀這首詩,我們的内心的崩潰的。雖然看得出詩歌的主旨依然是“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與李白之前的諸如“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等有很多相似處,很容易理解;雖然看得出詩中的伍子胥、屈原、李斯等人,但是“華亭鶴唳”、“上蔡蒼鷹”都是什麼?“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這又是什麼意思?
李白三大愛好,飲酒、耍劍、作詩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一句一個典故。“有耳莫洗颍川水”指的是許由洗耳。許由結志養性,優遊山林,聽到堯讓位給自己而感到耳朵受到了污染,因而臨水洗耳,後世用來指代那些超凡脫俗,超然于世的世外高人。
許由洗耳
“有口莫食首陽蕨”,意思是不要學伯夷和叔齊隐居收養采薇而食。伯夷叔齊是弟兄兩個,商代的後裔,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不食周粟”,最終餓死首陽山。後世人經常将其定為忠心耿耿的代表。
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子胥既棄吳江上”,指的是伍子胥在功成名就之後,沒有及時功成身退,被吳王棄于吳江之上。
一夜白頭伍子胥
“屈原終投湘水濱”,屈原一生忠心耿耿,卻被小人暗算,最終抱石自沉汨羅江中
屈原投江
“陸機雄才豈自保”,寫的是陸機如此雄才大略也無法自保,“華亭鶴唳”後世幻化為一個成語,意思是感慨生平,悔入仕途。當年的陸機沒有入仕的時候,在鄉間華亭能經常聞聽鶴唳之聲,悠然自得,而後入仕雖有大功,卻被誣陷,最終命喪黃泉。
陸機
“李斯稅駕苦不早”,寫的是李斯以自己悲慘的結局為苦。“上蔡蒼鷹何足道”,和上邊的“華亭鶴唳讵可聞”其實是一個意思,李斯後來遭遇酷刑的時候,是否也會想起之前沒有入仕的時候,在上蔡東門牽鷹打獵的悠閑時光?
上蔡李斯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意思是,你不知道吳中的張翰是個曠達之人,因見秋風起而想起江東故都。這個張翰就是寫出“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鲈正肥。三千裡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的詩人,因想念家鄉的鲈魚,辭官而歸,最終功成身退,保命成功。這也是李白最為贊賞的。
因思念家鄉鲈魚而辭官,明哲保身
這首詩中的這麼多成語,顯現了李白的才氣。也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今天的我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确實有點少。
李白的這首詩寫的是“退”,與他的前兩首《行路難》是有區别的。在前兩篇當中,第一篇寫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第二篇寫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第三篇寫出“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
此篇用典頻繁,但都是為詩歌思想主旨而用。詩人首先對許由、伯夷與叔齊的棄世提出非議,可見前兩首所說的“濟滄海”“歸去來”并非心甘情願;可是,接着又對伍員、屈原、陸機、李斯之殒身政治表示不滿。
棄世既不符合他的人生理想,濟世又深感世情險惡,兩邊都不是他原意選擇的出路。正因為如此,李白的“行路難”才有别于鮑照等人,具有更深刻的悲劇性。
李白
即便李白時常飲酒,時常發牢騷,卻依然是很多人的最愛,原因就在于他的人生态度始終是積極的。這種執著于現實人生的積極态度,既是李白悲劇深刻性之所在,也是李白詩歌永恒生命力之所在。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