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童大都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對周圍的一切事物特别是新鮮事物都感興趣,什麼都想探個究竟,常出現一些成人不理解的“好笑”行為,這就是人在兒童期共有的性格特點。
2、兒童正處在性格形成發展的時期,因而具有可塑性強的特點。在這段時間内,老師、父母及其他經常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的言行、性格及教育方式對兒童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響。加上兒童知識經驗貧乏,辨别是非能力差,模仿性又強,對成人的言行、性格常常是良莠并收,易形成一些不良性格和行為。
3、兒童期的性格、情緒很不穩定,處理事情易情緒化,控制能力差,表現出一定的沖動行為。取得一點成績就得意忘形,而受一點挫折失敗又灰心喪氣。
4、在一般情況下,心理健康的兒童性格上都能很好地與人相處。情緒上也是愉快、穩定的,不會經常發怒;沒有吮吸手指的習慣;能按時入睡,睡眠安穩;基本上能聽從成人的合理囑咐,不過分地挑食,不經常無理取鬧。
5、兒童應該喜愛與小同伴交往,在集體中能愉快地生活;不随便打罵他人,不過分妒忌同伴;對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為,在成人指導下,願意做好事。
6、心理正常的兒童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對稱贊感到高興,對批評、指責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歡迎的事,不願被責罵;不過分地畏難、膽怯;有誠實而不說謊,肯承認錯誤,做錯事不隐瞞等健康的行為表現。
7、但還有一部分兒童的性格脾氣就大不相同,他們在情緒上會表現出恐懼、焦慮與不安,不願上學,容易發脾氣,到處充滿敵意,興趣減少或多變、情緒低落等一些性格異常變化;喜愛離群獨處,不與同年齡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寡言,精神不集中或是過分活躍與少動;有暴力傾向,出現逃學、偷竊等行為。
8、兒童在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性格就會受到刺激,生理上會出現頭部腹部疼痛、惡心嘔吐、厭食或者貪食、入睡困難或者早醒、耳鳴、尿頻甚至全身不适,但是檢查不出任何軀體疾病。這些外在表現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預示着兒童可能患有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