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1.學以為耕,文以為。出自唐·韓愈《祭故陝府李司馬文》。
以讀書作為耕種,用文章作為收獲。這一句道出了治學的要義。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随。出自唐·韓愈《進學解》。
精通學業在于勤奮,學業的荒廢由于遊戲玩樂;事業的成功在于深思熟慮,事業的失敗在于因循随便。
3.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出自唐·韓愈《進學解》。
白天時間不足,到了晚上點燃燈火繼續學習,一年到頭不間斷地勞苦用功。膏:油脂,指燈燭。晷(guǐ):日光,指時間。
4.學廣而聞多,不求聞于人。出自唐·韓愈《争臣論》
聞于人,為人所知。學問廣博,見聞豐富,但是不去刻意追求為人所知。
5.學所以為道,文所以為理。出自唐·韓愈《送陳秀才彤序》。
學習是為了掌握規律,著文是為了闡述道理。
6.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出自唐·韓愈《進學解》。
六藝:指《詩經》、《尚書》、《易經》、《禮》、《樂經》、《春秋》六經。編,書籍。嘴上要常吟誦儒家六藝文章,手中要常披閱諸子百家著作。
7.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出自唐·韓愈《答李诩書》。
遂,順利地成熟。膏,油脂。晔,明亮。根基發達,其果實就會成熟;土地肥沃,其果實就會燦爛。
8.耳擩目染,不學以能。出自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
擩,同“濡”,沾。耳朵天天聽,眼睛天天看,即使不太學習也能夠學會。
9.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授業傳道解惑也。出自唐·韓愈《師說》。
古時候的學者一定都有老師。老師是教授學業、傳播知識、解答困惑的。
10.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出自唐·韓愈《師說》。
老師與學生相比,隻是明白的道理早一些;老師與老師相比,從事的專業學術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