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時代,希臘、印度、阿拉伯和西歐先後興起、盛行煉金方術。用來點化廉價金屬(或稱賤金屬)成為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目的是發财緻富。這類方術都是通過化學手段、化學實驗來研究、實施,因此被視為化學的原始形式。
西方煉金術最早出現于古希臘,大約興起于公元1世紀。希臘煉金術士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制造金屬材料的“死”物質,把幾種賤金屬鉛、錫、鐵等熔合成一塊黑色合金。然後用水銀蒸氣使它表面變白,稱為“白化”,即完成了“成銀”的過程。然後進行“黃化”,大概就是用“硫磺水”(多硫化鈣溶液)或硫磺蒸氣對合金進行熏染使其變黃,認為這樣它真的實現了向黃金的轉變,所以希臘的煉金術實質上是一種金屬染色術。
15世紀歐洲的煉金試驗
在中世紀的歐洲,化學發展極慢,在歐洲煉金家看來,水銀是一切金屬的本原,硫為一切可燃物所共有(這裡的汞和硫都是一種性質要素,而不是指實體);而金和銀含有最純粹的汞和硫,因此他們認為普通金屬與金銀的不同隻在含汞和硫的比例及純度上有所差别。煉金術士們當然對他們的方術嚴格保守機密,他們的秘方中充滿着奇怪的符号和隐喻,所以至今還難以弄清楚他們活動的具體内容以及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
歐洲煉金家的符号
煉金術在歐洲便逐漸為封建帝王和教會所利用和操縱。他們在宮廷和教堂中升起熊熊爐火,驅使煉金匠像當時的礦工一樣日夜守護在爐旁操作,為他們煉制“黃金”。
雖然黃金從來就沒有煉成過,不過,煉金術士嘗試出了很多實驗方法,都為後來的化學家所繼承,他們提煉出來的很多新的化合物,也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其中硫酸、硝酸、鹽酸這三大強酸都是在方煉金術士手中誕生的,它們都有強烈刺激和腐蝕作用,由于它們具有相當強的溶解金屬的能力,備受煉金術士們的推崇。不過它們其實并不能溶解黃金這種惰性金屬。
公元800年左右,波斯一名簡稱叫哈楊的煉金術士将食鹽與硫酸混合到一起時發現了鹽酸,後來,他将鹽酸與硝酸混合在一起發明了能夠溶解黃金的王水。所謂“王水”,也叫“王酸”。雖然王水的兩個組成部分——鹽酸與硝酸,單獨都無法溶解黃金,但它們聯合起來卻可以溶解黃金。王水是按1:3的比例将濃硝酸與濃鹽酸混合後配成的混合酸。當金屬浸入王水中,先是金屬外層原子的電子被濃硝酸拉跑了,使金屬原子帶上了正電。然後鹽酸中帶負電的氯離子立刻撲上去,與金屬離子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易溶的化合物。金子就是這麼一點點被王水剝蝕并溶解掉的。
濃硝酸與濃鹽酸的混合比例當然不一定是1:3,隻是1:3的比例時腐蝕黃金等金屬的能力最強。而如果反過來,把濃硝酸與濃鹽酸按3:1的比例混合,則王水就變成了逆王水。逆王水同樣具有超強的腐蝕性。白銀是王水無法啃動的硬骨頭,但逆王水就可以把白銀溶解掉。王水和逆王水幾乎沒有溶解不了的金屬了,對钽等少數金屬以及石蠟等碳氫化合物和玻璃等無機物無能為力。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原創,轉載須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