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根溯源,摸清緣由:盡管表現相似,但内向、自卑背後的緣由大不同。有的學生自卑是長期的學業成就低、自我效能感差導緻的,有些内向是天性敏感,或者周圍環境壓力造成的,還有些則是表現對象不同,例如在家人面前侃侃而談,陌生環境卻緘口不言。隻有追根溯源,理清楚每個學生背後的個性、家庭、環境等多種因素,才能對症下藥。
2、翻譯行為,操作量化:明确了緣由後,我們需要幫助學生把“内向”“自卑”這種對特質的主觀形容翻譯成客觀行為,例如,我們與學生一起分析,他的“自卑”表現為遇到擅長的題目也不願意上台演練,那麼“不自卑”即“自信”特質對應的行為就是遇到擅長的題目時能夠上台演練。這樣翻譯的好處是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改善,也能夠收獲客觀可衡量的效果。
3、搭建台階,巧用塑造:我們常聽到家長或老師鼓勵孩子,“自信些,你可以的!”這就好比鼓勵一個剛剛學會坐的孩子,“站起來吧,你可以走到高處!”而那些從未體驗過高處風景的學生,他們下意識地會仰視、退縮。班主任可以與學生一起商讨,将目标拆解為逐漸升高的台階,例如鼓勵一個不敢上台演講的孩子一下子當衆演講顯然不現實,不如将目标設定為在小組内背課文在小組内講一個成語故事在小組内自主發起讨論,再慢慢過渡到在整個班級完成由易到難的任務,每邁進一個台階,就及時給予鼓勵、強化,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塑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