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位于濟南曆城區的濟南華山曆史生态濕地公園二期達到開園條件,陽光明媚,氣溫适宜,華山出水芙蓉吸引了大批市民遊客打卡,經過二期注水和打造工作,華山湖風景更加秀麗,成為濟南旅遊新地标。
不僅風景秀麗,華山曆史悠久。華山古時稱“華不(fū夫)注”,為曆史名山。蓋其名取自于《詩經·小雅·常棣》,其詩曰:“常(棠)棣之華,鄂不??”。“華”即“花”,“鄂不”即“萼跗”,謂之花蒂。山名“華不注”,意為此山如花跗注于水中。北魏郦道元在《水經注》中描述說:“單椒秀澤,不連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發,望同點黛。”元代傑出畫家、書法家趙孟頫,他不僅給出了名垂千古的《鵲華秋色圖》表現濟南山水的傳神大作,而且留下了“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的千古名句。2014年山東省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确提出創建生态濟南,将啟動華山湖濕地建設。
齊魯網濟南5月1日訊經過打造,華山濕地公園成為濟南集曆史、文化、生态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服務區,包含華山、華陽宮、華山湖、濕地多重景觀帶,其中的華山湖自2017年10月正式開挖,其中的濟南現存最大規模古建築群華陽宮古建築群華陽宮去年4月份完成修複,相關路面生态完成綠化,初步實現了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鵲華秋色圖》中描寫華山“鵲華煙雨”的景象。目前,華山東側的二十一孔煙雨橋和南部的崇正橋,兩座景觀橋飛架華山湖,遊客可過煙雨橋進入華陽宮、攀登華山,華山濕地公園成為濟南新地标。
據山東省地礦局八0一隊工程地質中心相關專家介紹,華山曆史文化濕地公園不僅是一處旅遊觀光的公園,更是一處難得的地質公園,它集典型構造形迹、岩漿岩奇特地貌型态、奇石、山泉、瀑布、洞穴、采礦等自然地質景觀于一體,是省内一處比較珍貴的地質遺迹景觀。地質構造形迹記錄了區域地殼活動的形迹,通過它可以反推地殼活動的強烈程度和地殼應力釋放方向和大小,是研究區域地質構造活動的一個有力證據,為了解當地地殼活動提供了基礎,同時也是地質教學的一個理想場所。專家介紹,華山主峰,海拔197米,兀立平川拔地而起,相對高差近150米。由上億年前的岩漿岩構成,具有省内典型地學意義和觀賞價值。位于華山南山腳下的華泉,因華山得名。此處雖無明顯泉眼,但久旱不涸,冬不結冰,泉水是從粘土中滲出,這種出水形态在濟南地區尚屬罕見。
日前,山東省地礦局八0一隊工程地質中心黨支部組織開展向濟南華山濕地公園捐贈果皮箱公益活動,開展市民科學飲用水知識專題講座,助力華山自然生态環境建設,呵護和扮靓“泉城新名勝”。據了解,山東省地礦局八0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為華山湖建設提供地質、水文地質方面的技術支撐,包括華山湖的水文地質勘察,華山湖景區道路、橋梁、綠化工程的工程勘察,道路及地塊的災評壓礦等,有效解決了華山湖開挖建設的防滲問題,查明了蓄水後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從科學的角度解決了後顧之憂,既節省了投資又節約了工期,同時對保護生态環境也有一定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