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文獻綜述,根據百度百科的說明: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文獻和學術論文等情報資料後,經過篩選和分析而形成的一種學術論文,屬于科學文獻的一種,反映的是某一科研方向的最新進展、學術建議和見解,體現出相關問題的新動态,新趨勢、新原理、新水平和新見解等。
寫作框架
寫作要素
1.引言引言是主要說明寫作目的,介紹相關的概念和定義,,以及綜述的範圍,扼要地說明相關選題的現狀或争論點,使得編輯和撰稿人對描述的問題有一個大緻的輪廓了解。
可采用的話術模闆如下:問題陳述:已經成為當前研究熱點,随着時代發展也必将對社會發展産生.的影響,本文立足實際和出發點,梳理或總結…讨論或回顧。
目的及意義:…是...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僅直接影響…,會引發各種矛盾和問題,直接影響到... 發展。因此,本文嘗試突破性從...出發,在分析基礎上,從...等方面分析原因,進而針對提出解決問題和方法,從而達到.......
2、主題部分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寫法多樣并沒有固定格式,可以按照不同年代順序、不同問題和不同觀點進行叙述。主題基本包括對所選的文獻的研究重點、研究手段及研究結論進行概括,然後分析綜合這些文獻研究所做出的貢獻、影響、不足與優點,整合回顧,提出改進方向與進一步研究的切入點。
查問文獻的方法,一般是圖書館設源+電子數據庫的組合方式,先建議看一下學術大佬們的關于你的主題所在研究領域的總概覽書,比如 "The...Reader..."The .. Handbook,for...studies” 這類标題的書,幫助你對你主題研究領域有一個整體認識,然後,在你對你的主題方向有一定想法後,去各大數據庫檢索關鍵詞,進行文獻查找,遇到多個主題關鍵詞,應該對多個關鍵詞進行拆解組合,來折大文獻的搜索範國,檢索收集的文獻一定“全”。推薦幾個比較常用的文獻查找網站:
篩選文獻,篩選出相關性最高的文獻,引1用率最高的關鍵文獻和相關學術論文,同類綜述文章和最新權威文草後面的參考文獻進行精讀文獻;
組織文獻,對文獻進行分類,一般采用由遠及近的邏輯方式,一般采用5-10年的文獻,并根據需要将其分階段描述,如果文獻較多的話,可以用表格來進行梳理。
可用的話術模闆如下:…(中心句)…(文獻支撐句)從遠到近,從大到小介紹研究的相關背景,對于…現狀和不足的分析,一是…二是...三是:将問題歸類,由重到輕,由大到小地與,學者們對....的意見與展望。
3、總結總結也可成為述評,是對前面整個論述内容的總結,或是提出自己的取舍褒貶,指出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所需的條件;或者是提出研究主題未來的發展方向,還可以适當提出展望和希望,突出重點,用來結束全篇,這部分内容一般在300-500字之間,一定要簡潔和準确。
可用的話術模闆如下:學者對...詳細的分析,除了這個原因,我認為還有幾個原因導緻了…一是...二是…三是…,現有的研究也表明,…(所提出的問題),也有學者指出,(可以用對比的觀點突出自己的主要論點)。
4、參考文獻參考文獻部分是指本文文獻綜述引1用和參考的文獻,應當詳細列舉和注明篇目、 著者、出處等,參考文獻不僅表示為被号1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并旦也為讀者深入探讨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
綜述的其他寫作誤區文章綜述是為了指明你的研究方向,會為你将要提出的新觀點搭建理論基礎和分析框架,也與你論文字的讨論部分千絲萬縷,在寫作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寫作誤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綜述選題應做到題目具體, 明确、 範圍不宜過大,同時具備創新性:2.不要提出新觀點,文獻綜述隻是針對現有的研究和理論進行總結,加以評論,不需要在陳述主體部分時加入新的觀點;3.注意paraphrase,一般不建議直接引用,要用自己的話概括+解釋,切忌不用直接完全引用,也可以 用words/phrases/short sentences,然後用自己的話來銜接:4.多列舉例子,當你描述某個理論或結論時,往往很抽象,非常不利于解釋觀點,所以一定至少在後面加上1個例子進行闡述;5.有主有次,引1用和讨論的内容要有主有次,根據不同文獻的重要性和相關性去衡量,比如相關性強且學術貢獻大的文獻,往往需要更加細緻地讨論他們,給出更為詳細的叙述,并舉例加以說明,反之,則簡短概括:5.立足在自己的所有問題上,你自己研究的問題才是你文獻練達圍繞展開的中心,你要時刻評分你什麼意義, 或對你的研究問題有什麼幫助。
想要将一篇學術論文寫得出彩,文獻綜述同時也是最需要付出心血的地方,書寫好一篇好的綜述論文,可以有助于熟悉和了解所要研究問題的已有研究成果,避免重複勞動,有助于發現前沿性問題,有助于拓層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高歸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論文号作水平。通過對研究問題進行系統、全面的了解,從而會對研究問題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進一步從事科學研究和論文與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