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各地各民族不同的春節
各地各民族不同的春節
更新时间:2025-01-15 17:18:58
一、入鄉随俗:百裡不同俗,十裡改規矩

祖輩傳下來有句老話,叫做“百裡不同俗,十裡改規矩”,中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人多地廣,各地的風俗習慣都不盡相同。

每當我們出遠門走親訪友或旅行時,我們的長者常常會這樣告誡我們:“孩子,到一個地方,一定要遵守那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入鄉随俗”。

這裡的“俗”,指的就是風俗習慣。“入鄉”要“随俗”,這說明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是不盡相同的。事實也的确如此。

就拿春節習俗來說,我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就不盡相同。

各地各民族不同的春節(我國各地區各民族春節習俗的區别)1

二、漢族春節的講究與禁忌

農曆的正月初一,現稱春節,民間俗稱“過年”,這是漢族傳統節日中最古老最隆重的一個節日。春節的前一天,漢民族,尤其是中原地區 ,俗稱大年三十,是除舊迎新的一天,大年三十晚上,俗稱除夕之夜,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吃團圓飯。一直到過完正月十五,才算過完春節。

在春節期間,漢族有許多講究與禁忌,在中原農村,禁忌更多,比如:

第一、大年三十早晨,放炮請祖宗回家過年。請完祖宗要直接回家,千萬不要拐彎兒,不要說髒話。

各地各民族不同的春節(我國各地區各民族春節習俗的區别)2

第二、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一定要等全家人都到家後再貼,尤其是大門春聯,中原農村往往是要等在外地工作的家人都到家後才貼,否則就等于“關在門外了”,一年不利。


各地各民族不同的春節(我國各地區各民族春節習俗的區别)3

第三、大年初一早晨,人們以早為貴,早起後,早鳴鞭炮,早開福門,早迎财喜神,早出門叩節拜年。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頭紅”的說法。為了新年有個好兆頭,大人小孩在大年初一都是不允許睡懶覺的。不管除夕夜玩得多晚,大年初一早上都必須早早起床。

第四、在中原農村還有個習俗,那就是大年初一的早飯一般都有男主人來做。這是因為,大年初一早晨要敬祖宗,而敬祖之事都必須有男人來完成,女人是不能敬祖的,因而家裡的男主人為了表示對祖宗的敬意,就親自下廚把為祖宗做祭品,順帶着做好全家人的早餐。

第五、無論城市和農村,大年初一這一天,在說話上有許多禁忌,不能說髒話、粗話,不能打罵孩子。不能說諸如“破”、“死”、“病”、“輸”、“窮”、“完了”“沒了”“碎”“毀”“丢”“裂”等不吉利的字眼,就連不懂事的小孩子不慎說了不吉利的話,往往會以吐唾沬,或說“童言無忌”等方式,來化解可能帶來的不祥後果。

第六、出嫁的閨女大年初一不能在娘家過年,到了大年初二,出嫁的閨女就可以回娘家拜年了。這個規矩在古代農村是非常嚴格的,違反了就是大不敬。現代人的觀念雖有所轉變,很少有人再相信鬼神了,但這種習俗在農村還是一直在沿襲着,并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現象 。

各地各民族不同的春節(我國各地區各民族春節習俗的區别)4

第七、新媳婦第一年回娘家拜年,忌諱拿娘家的刀、剪,禁忌逮娘家的狗等等。說是:“恐怕日後割斷娘家的關系,咬斷路。”

第八、在中原農村,大年初二、初三都必須先到舅爺、娘舅家去拜年,順序一般是這樣的:如果老舅爺還健在,那就大年初二先去到舅爺家拜年,大年初三再去走姥姥家、走舅舅家;若是上面沒有老舅爺,那就大年初二回娘家、走姥姥家、走舅舅家。

三、少數民族與漢族春節習俗的異同

雖然随着民族的融合與交流,漢族的這一傳統節日在一定意義上已成為中華各民族共同歡度的節日,如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以及象與壯族關系十分密切的布依族,散布全國各地的滿族,居住在雲南省西部的白族、納西族,主要居住在東北平原的朝鮮族,居住在貴州省東部的侗族,華南山區的瑤族,海南島的黎族等等,也都和漢族一樣,注重過農曆的“春節”新年。但是又都各有特點,無論在飯食、服飾、待客習俗和有關禁忌等方面,各族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内容。

布依族在從臘月三十夜到新年正月十五日(元宵)的半個月内,無論男女老少都要休息,飲春酒,走親訪友,對歌談情,潇灑地稱之為“玩年”或“玩春”,體現了布依族人民辛勤勞作一年後,舒坦歡快的心情。

雲南麗江地區的納西族,在初一時要吃素食拜祖墳,初二互相拜年,初三以後祭天,各家輪流主祭,請東巴(巫師)念經,舉行射箭儀式,求得人畜平安,莊稼豐收。

各地各民族不同的春節(我國各地區各民族春節習俗的區别)5

海南島的黎族在年前要清掃房屋,打柴釀酒,縫制新衣,宰豬宰雞,舂年糕或包粽子。除夕夜祭祖,共吃團圓年飯,初一早上給牛棚、豬欄、雞窩送年糕。挑水時,要在河旁井邊放一枚銅錢或一塊年糕,以示向河神、土地神買“福水”。初一全家不外出。初三、四日,青年男女外出野遊,成年人上山打獵,下河捕魚,探親訪友,并蕩秋千、跳舞等。

四、南方與北方春節習俗的不同之處

就漢族自身而言,在我國的南方和北方,春節頭一天的頭一餐,人們吃的東西也各不相同,如北方人吃的是餃子,南方人則有的吃面條,有的吃年糕,有的吃湯圓。這些不同的風俗習慣正是我國民間一句俗話的真實寫照,叫做“一山不同天,十裡不同俗”。

風俗習慣是在一定的曆史條件下産生的,是一定地域的人們在其特定的文化氛圍熏陶下逐漸形成的,它反映了一定地域人們的共同社會心理和行為習慣。它一經形成,便會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産生一定的制約作用,違反了它,就會受到他人的恥笑,甚至受到一定的懲罰。

各地各民族不同的春節(我國各地區各民族春節習俗的區别)6

五、移風易俗

當然,風俗習慣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随着各個曆史階段社會生活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或強化而發展,或淡化而消失。

就拿漢族的傳統節日來說,古代正月初七是“人日”,也稱人日節。這個節日的起源,比中秋節和重陽節還要早得多。唐宋以前,人們對這個節日很重視,到了這天,家家都吃“七元”,即用蔬菜、谷料等七種東西混煮的一種粥。據說,吃了這種粥,可除百病,同時制作一種叫做“人勝”的禮物相互贈送。這種禮物是用金箔、銀箔剪成的人形發飾,把它作為一種吉祥物别在發髻上,能夠在新的一年裡求得健康幸福。由于活動範圍不普遍,逐漸淡化,“人日”這個節日已經慢慢地消逝了。隻是偶爾出現在一些詩人的筆下,追憶幾句,留下一些遺情。

各地各民族不同的春節(我國各地區各民族春節習俗的區别)7

風俗習慣通常又有良俗和陋俗之分。由于風俗習慣具有相對穩定性和極強的惰性特征,所以改造起來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移風易俗有時候比人們想象的要困難得多。(圖片來自網絡)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啥意思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啥意思
女紅,舊時指女子所做的紡織、縫紉、刺繡等工作和這些工作的成品。在中國,女紅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女紅屬于中國民間藝術的一環。中國女紅藝術的特點是講究天時、地利、材美與巧手的一項藝術,而這項女紅技巧從過去到現在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傳襲而來,因此...
2025-01-15
天安門的來曆
天安門的來曆
天安門坐落在中國北京市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隔長安街相望,是明清兩代北京皇城的正門。天安門作為北京和中國的象征,為全國和世界人民所矚目和向往,它的莊嚴肅穆的圖形是我國國徽的主要組成部分。天安門曆史悠久,關于天安門的由來可追溯到明朝。...
2025-01-15
如何分辨農曆陰曆
如何分辨農曆陰曆
從掌上開始,溫暖直達内心!農曆己亥豬年已經到來,關于豬年的“傳說”也紛至沓來。有人說農曆豬年不是陰曆豬年?有人說這一年無“立春日”,所以“不宜嫁娶”?還有人翻看日曆發現,這個豬年隻有354天,為啥還“少了11天”?一年不是有三百六十五天嗎?...
2025-01-15
元旦的來曆55個字
元旦的來曆55個字
我們都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元旦節,但是你知道元旦是怎麼來的嗎?你知道有關于元旦的故事嗎?元旦有什麼風俗習慣呢?元旦放幾天假元旦的來曆由來20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并将公曆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
2025-01-15
各種地方中秋的習俗
各種地方中秋的習俗
每當中秋節即将到來的時候,就會想到蘇轼的詞“明月幾時有?”,詞的最後寫道:“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詩人借着中秋節夜晚的圓月,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寄托了共享一輪明月的情懷。今年中秋節的時間是10月1日,和國慶節是同一天,想必...
2025-01-1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