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中庸之道句子論語?子曰:“有教無類”“教”是一個形聲字本義為教育,指導,後引申為使,令,讓古時候,教和學是同一個字,後代分化為二字《說文》:“作敎上所施,下所效也”即政教、教育、教令《釋名》:“敎,效也,下所法效也”《禮•王制》:“明七敎,以興民德”注:七敎,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賓客,朋友也,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體現中庸之道句子論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體現中庸之道句子論語
子曰:“有教無類。”
“教”是一個形聲字。本義為教育,指導,後引申為使,令,讓。古時候,教和學是同一個字,後代分化為二字。《說文》:“作敎。上所施,下所效也。”即政教、教育、教令。《釋名》:“敎,效也,下所法效也。”《禮•王制》:“明七敎,以興民德。”注:七敎,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賓客,朋友也。
“類”是一個形聲字,本義是種類的意思。《說文》給出的解釋是:“類,種類相似,惟犬最甚。”有近似、相似的意思。
夫子說:“有教無類。”套用現在的說法,那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無論高低貴賤,大家都可以接受教育。
也許是周遊列國回到山東曲阜,孔子在自己的私學貼了一個招生廣告,說;儒家開展的教育是“有教無類”,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自行束脩以上”,除了女生之外,隻要你想學習,都可以來到孔門。
我們一看,這條件相當的寬松,學費、雜費都不需要,估計是要帶上身份證、戶口本的,年齡至少在十五歲以上,自己能夠照顧自己的衣食起居。
于是乎,全國各地的青年才俊紛紛集聚到魯國。例如,子貢是衛國人,言偃(子遊)是吳國人,公冶長是齊國人……智商方面,弟子總數多達三千,智商難免有差距。顔回、子貢、子張等人是聰穎過人,而高柴、曾參等人,卻比較遲鈍……總之,孔子招收弟子,門檻的确不高。孔子所提出的“有教無類”主張,打破了當時社會隻有貴族子弟才能有接受教育的這種藩籬,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後來,孔子成為了開創儒學教育的第一人,但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并不是中國開辦私學的第一人。
想弄懂這句話,我們先介紹一下西周到春秋末期的教育情況。遠古時期,教育隻能為王公貴族所壟斷,平民子弟沒有機會入學接受教育。具體表現為圖書、典籍藏于宮廷之中,平民是沒有條件進行閱讀的;學校設在宮廷和官府,平民子弟不可能進入學習,不學習自然不能做官了。這個時期,貴族子弟有當官從政的資格。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禮崩樂壞,以緻“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私人辦學有生長發展的空間和可能。孔子正是抓住了這一機會,開始了其創辦私學的職業生涯,希望通過興辦教育,來培養“賢才”和官吏,以實現其“仁政”的政治思想。而“有教無類”這一教育思想正是産生在這樣的社會大變革之下,這一思想到底該如何理解,大多數的人都是理解成學校教育的對象,也是可以的。但這句話是在《論語•衛靈公篇》,這篇《論語》的主旨是“人能弘道。”一個人隻有接受了教育,才能知“道”,進而行“道”,最後才能做到“人能弘道。”
“有教無類”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人不論賢愚、貴賤,都要一視同仁地加以教育。也可以理解為;人,原本是“有類”的,比如有的人智慧一些、有的人愚笨一些、有的人孝順、有的則不孝順,但通過教育卻可以消除這些差别,這就叫“有教則無類”。可見“有教”是前提,“無類”則是教育的結果。如此理解,是孔子原來的意思嗎?
孔子“有教無類”的理論基礎是在于他對人性的深刻認識,那就是“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性相近”說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習相遠”有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或者說社會環境對人的成長起着一定的作用,這更說明了實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人皆可以為堯舜”的認識,孔子才作出了“有教無類”的決斷。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由于社會風氣、外在環境等後天因素的影響,人就有了善、惡之分。教育就是使惡人一心向善,使善人的修行“更上一層樓”,如此來看,“有教無類”的本意應是教育可以消除善、惡的類别之分,而不是教育的對象可以是任何門類的人。
後來,儒家的經典《禮記•學記》有言:“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古時候聖王建立國家,都是以教育為最重要的工作。“教”字,《說文》給出的解釋是:“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字,《說文》給出的解釋是“養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通過宣揚倫理、道德、因果、聖賢的教育,來培養世人的德行。人人恪守和奉行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那麼這個社會就會和諧,天下太平。這樣的話,教育就可以上升到治國安邦的必要環節。
子适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到衛國去,冉有替老師駕車。孔子說:“衛國人口真多啊!”冉有說:“人口衆多了,下面該做什麼呢?”孔子說:“要使他們富裕起來。”冉有又說:“富裕了之後,又該怎麼辦呢?”孔子說:“對他們施行教化。”)《論語•子路篇》的這篇記載,就是明證。
孔子在重視社會教育的同時,也注重個人的教育。我們知道;孔子提倡的是“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的教育是培養品行重于傳授知識,把育人放在比教書更重要的位置。例如,孝道,中國人強調“百善孝為先”,孝是德行、學問的根本。德行很重要,但多才多藝也是不可或缺的。孔子的教育是君子的教育,把學生都培養成君子。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篇》)君子就是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學識、能力上要達到“君子不器”的地步,就是看似沒有什麼專長,卻什麼都可以做,成為社會需要的任何一類人才。我們知道,孔子教化三千弟子,其中,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孔子以一己之力,成就了七十二賢!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成就啊!
這裡再來說說這個“類”字,有了上面的理解,這個“類”可以指類别,不管你是哪一種類别的人,隻要你接受了教育,結果就有可能是“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你這個人就會慢慢向善、向好的。“有教無類”可以理解為;不論求教者是哪一種人,即如惡人,可以教他向善;善人呢,可以教他更善。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孔子是心懷天下,是一個仁者情懷,在他的心中沒有什麼分别的,你隻要來學,他就一定教。不是你這個人不好,我就不教你,你這個人将來有出息,我才進行教化的。《論語·述而篇》記載,孔子一行周遊列國,來到了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的“互鄉”,這個地方的民衆是“難于言”,看得出這個地方的社會風氣不太好,其中有一個小孩主動拜見孔子。孔子接見了他。弟子們都疑惑啊;老師您怎麼接見一個“互鄉難于言”的孩子啊?孔子說;我是贊同他的進步,不是贊同他的倒退,人家潔身自好以求進步,我們要肯定他這種改過自新的行為。孔子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引導這個孩子斷惡修善,走上人生的正路,這是“有教無類”具體到社會個人身上的一個例證。
小說《封神演義》中說到,通天教主在和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的戰鬥中失敗了,但他“貧道以一敵四又有何懼”的英雄氣魄以及截教門人團結一緻的情誼,向來都受到大家的贊揚。其實,通天教主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并不歧視動物、植物成精的妖仙,盡管他的門下類别有些魚目混珠,但這和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如出一轍,體現了衆生平等的理念。
中國的教育是聖賢的教育,所培養的都是聖賢之人。“有教”是成聖成賢的條件,“無類”就是通過教育達到的結果。如此來看,教育就是要把本來有差别的人,變成無差别的過程,這就是教育。具體到教育的過程中,“有教無類”可以有以下的理解:一、對于教育的對象一視同仁。孔子招收學生,是立足魯國,面向天下。他的學生來自魯、齊、晉、宋、陳、蔡、秦、楚等不同的諸侯國,這不僅打破了當時的國界,也打破了當時的夷夏之分。其中,子路是魯國人,魯國人,子夏是晉國人,子張是陳國人,而楚國的公孫龍和秦商也來向孔子求學。孔子的學生中既有貴族子弟,如孟懿子、司馬牛等世家子弟,也有顔回、子路這樣平民出身的普通人。社會化、平民化的教育,更能體現出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實質;二、教育的内容基本一緻,“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篇》),其中,“文”是指文化知識;“行”、“忠”、“信”則是對道德品質的培育。開設的課程有六藝:“小六藝”指“禮、樂、射、禦、書、數”;“大六藝”是《詩》《書》《禮》《易》《樂》《春秋》等經典的學習,三千弟子學習的功課都是一樣的,沒什麼差别的;三、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是一樣的。孔子周遊列國,其實就是儒家的社會實踐課,隻要你有時間,你有興趣,都可以報名參加。當時跟随孔子的學生從十幾個,增加到二三十個,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萬卷書”,是指要努力讀書,讓自已的才識過人;“行萬裡路”,是指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學以緻用。“有教無類”中的“有教”,準确的意思是“已經教育了”,或者說“教育的過程已經完成了”。那麼,“無類”自然是教育的結果。“有教無類”隻是孔子的一個理想,其實,孔門三千弟子中也有像宰我之流,孔子怎麼批評的啊?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對于多才多藝的冉有,孔子更是說“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最讓人去惬意的是,冉有沒有就此沉淪下去,而是後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發憤圖強,最終成就了賢者的美譽。而宰我則死于田常的叛亂之中,讓孔子很是沮喪的。
如今,教育的方向是均衡式發展的方向,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是要實現每個學生心理健康,門門成績優秀均衡發展的要求,這就是“有教無類”在時代的體現。
至于教育的差異化發展,這是在大學之後。這時候,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所好,填寫自己喜歡的志願,進而到大學修習自己喜歡的專業,于是乎,就有了學習政治經濟學,學習人文科學,學習文學曆史學,學習計算機,學習測繪,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專業發展,這是根據國家發展的需求,教育“有教無類”的與時俱進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