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間學生座談會?“43天,129頓飯,恩師不但給我開‘小竈’,更給我‘投喂’學術大餐,規劃未來”今年畢業前,2022屆上海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陳金超在校意外受傷,外出就醫後到導師家中休養,不料在老師家裡隔離了整整43天作為導師的高春梅,除了穿上“大白小藍”做抗原發放員、小區快遞員、核酸檢測服務員等,還做了特殊的“保育員”——“投喂傷員” “指導學業”,堪稱校史上最強的“開小竈”,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抗疫期間學生座談會?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抗疫期間學生座談會
“43天,129頓飯,恩師不但給我開‘小竈’,更給我‘投喂’學術大餐,規劃未來。”今年畢業前,2022屆上海海洋大學碩士研究生陳金超在校意外受傷,外出就醫後到導師家中休養,不料在老師家裡隔離了整整43天。作為導師的高春梅,除了穿上“大白小藍”做抗原發放員、小區快遞員、核酸檢測服務員等,還做了特殊的“保育員”——“投喂傷員” “指導學業”,堪稱校史上最強的“開小竈”。
今(9月9日)晚,在上海教育電視台“謝謝您,我的老師”欄目推出的“您的愛,永遠在線!”慶祝第38個教師節特别節目中,通過教視熒屏,陳金超同學再次向高春梅老師謝過師恩、送上祝福。他與一批走過今年抗疫季、就業季、畢業季的學子們,在教師節與中秋節同慶之際,祝老師們節日快樂!
三尺講台,不負韶華;四季寒暑,教澤綿長。這個春天,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曾經打破了校園的清和平靜。在停課不停學的日子裡,“謝謝您,我的老師”欄目組,用系列短視頻記錄了特殊時期師生攜手、風雨同舟、共創未來的暖心故事。
事實上,在疫情線上教學之餘,高春梅這樣的老師們化身“大白”、核酸志願者、午餐配送員、理發師、心理咨詢師等,他們還會充當臨時家長,照管“逆行者”的孩子,甚至不辭辛勞給學生送菜送文具。
從永和小學、青溪中學到打一小學,在居家學習的過程中,都有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子女。作為最美逆行者,他們的爸爸媽媽舍小家為大家,無法陪在自己孩子的身邊,這個時候老師就承擔起了這份責任。視頻中,師生一家親,相互鼓勵、勇敢前行。
在大學,當抗疫季遇上就業季,為了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老師們當仁不讓組成“最佳後援團”。面對複雜嚴峻的就業形勢,從上海海洋大學到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大學書記和校長們紛紛登上雲端招聘會“直播帶人”;導師和輔導員們多方聯絡,拓展崗位和機會,讓“就業服務時時在線,暖心陪伴面面俱到”,助力畢業生們開啟人生征程,奔赴星辰大海。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謝謝您,我的老師”畢業季故事中的畢業生,他們有的去往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有的選擇成為疾控工作者、有的成為職業經理人,還有的走上了人民教師的崗位。
比如,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方艙志願者唐汝佳成為工行上海分行客戶經理,複旦大學孫卓赴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上海交大胡珊青赴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從研,上海師大楊倩茹赴上海市尚德實驗學校從教……離别校園“青春不散場”,師生情誼天長地久,她們也上電視大聲說:“此生有幸,得遇良師!我們的故事裡,總有您的身影,您的愛永遠在線!”
正如已經成功讀上博士的陳金超所言,特别感謝高老師幫他找到未來的路。他說:“的确,今年,面對複雜嚴峻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學校和老師想盡各種辦法,彙聚各種資源,助力畢業生們實現夢想、順利着陸。”據悉,教師節特别節目定于上海教育電視台在9月9日19點32分及9月11日10點播送——有你認識的老師嗎?
本文圖片來源:上海教視
來源:作者: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