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鮑氏之子》原文:
齊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獻魚雁者。田氏視之,乃歎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魚鳥,以為之用。”衆客和之如響。鮑氏之子年十二,預于次,進曰:“不如君言。天地萬物與我并生類也。類無貴賤,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叠相食,非相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且蚊蚋(讀音ruì,吸血昆蟲)噆(讀音zǎn,叮咬)膚,虎狼食肉,非天本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2、《鮑氏之子》譯文:
齊國姓田的(權臣)出行前在廳堂設宴祭祀路神,(一起吃飯的)幕僚有上千人。宴席上有敬獻魚和大雁的,姓田的看了,于是感歎道:“老天對民衆很厚道啊!生長五谷,孕育魚和鳥,用來享用。”所有食客高聲附和。一個年齡十二歲姓鮑的小孩,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進言道:“不是您說的那樣。天地萬物和我們人類并存,隻是種類不同而已。種類沒有什麼貴賤之分,隻是因為大小、智力不同而互相制約,互相成為食物,并不是為了給誰吃而生存的。人類獲取可以吃的東西吃,難道是天為了讓人吃而孕育它們嗎?況且蚊蟲叮咬(人的)皮膚,虎狼吃肉,豈不是為了蚊蟲而孕育出人、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生物了嗎?”
3、寓意:
本文通過鮑氏之子反駁齊田氏的一番話,批判了那種認為萬物由上天制造出來的唯心主義,贊揚了鮑氏之子的唯物論思想。啟示我們應當不畏權貴、不阿谀奉承、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