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的。古代屈原為楚國投江而死,人民很同情他。因為想盡快把屈原打撈上來,人民争先恐後地劃船尋找(後來形成劃龍舟);因為怕江裡的魚餓了會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米團喂魚(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粽子)。
2、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離騷》中自雲:“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出生于楚國丹陽(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是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出現,标志着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
3、他創立了楚辭,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吳起之後,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主張對内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後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
4、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确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