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詳細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詳細
更新时间:2025-04-04 10:15:44

轉眼時間又來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代表着2022年已經過去一半了,

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有三個傳說,給大家分享一下

由來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詳細(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以及叫法嗎)1

1、紀念屈原說相傳,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為了寄托哀思,蕩舟江河之上,此後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2、紀念伍子胥說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是五月五日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自刎而死後,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3、紀念孝女曹娥說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屍體,孝女曹娥晝夜沿江号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诔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風俗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詳細(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以及叫法嗎)2

1、吃粽子:粽子也是藥膳的一種。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和荷葉。2、挂艾葉菖蒲:端午過後,邪氣主要是濕熱、穢濁,所以要芳香化濕,芳香化濁,端午節的習俗中總離不開芳香。3、佩戴香包:端午節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内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奪目。4、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隻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裡加入微量雄黃而成。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5、賽龍舟: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俗活動,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重要的是全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叫法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詳細(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以及叫法嗎)3

端陽節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幹地支,根據幹支曆,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即“午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為“端陽”。天中節因端午節恰在夏至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太陽在天空位置是一年裡最當中,故名。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重午節上古幹支紀元法,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紀元通用天幹地支。端午原為幹支曆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午月午日“中正”也。到了漢代時,由于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初五。龍舟節龍舟競度最早是古代先民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先民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舟船畫上龍圖形作為部族的圖騰或保護神。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故又稱龍舟節。當五汛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彙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為“當五汛”。亦有個别地區稱為“五月當午”。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秋季滋補多喝粥
秋季滋補多喝粥
俗話說: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經過了苦夏的折騰,即使身體再好的人,可能多少也會有些不太适應的症狀。一到秋季,很多人身體變得疲乏,精神不濟。因為,從氣候特點而言,秋季之風性燥;從人體髒腑而言,秋季肺旺肝弱,脾胃易受其影響。人體在秋季特别容易感覺燥熱,出現諸如皮膚幹燥、咽痛、口幹等一些現象,中醫稱之為&l...
2025-04-04
小暑巧用薄荷食療方 清火消暑防疾病
小暑巧用薄荷食療方 清火消暑防疾病
在小暑節氣飲食中,清熱消暑是重點,如何通過飲食來消暑降溫呢?今天小編推薦一些薄荷的食療方給大家,這些食療方可以清火氣,預防小暑節的一些常見疾病。薄荷性涼,味辛,歸肺、肝經,常用于治療風熱感冒、風溫初起、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口瘡、麻疹不透、風疹瘙癢、肝氣郁滞、胸悶脹痛等。夏季蚊蟲較多,在卧室靠窗的地方...
2025-04-04
适合于小寒食用的食療方
适合于小寒食用的食療方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日常食物中屬于熱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魚、辣椒、肉桂、花椒等;屬于溫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蘆筍、芥菜、南瓜、生姜、蔥、大蒜、杏...
2025-04-04
小寒養生 小寒多吃這些身體才健康
小寒養生 小寒多吃這些身體才健康
都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其實過了小寒之後春節也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呢!小寒養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了解一些小寒習俗更是必不可少的,你們知道各地小寒節氣的時候都有哪些不同的民俗嗎?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吧!小寒養生補腎禦寒食物在一年最冷的日子裡,人們都說,小寒養生主要補腎養腎,那麼補腎禦寒食療有哪些?補...
2025-04-04
冬至“凍”不至養生好時機
冬至“凍”不至養生好時機
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它的由來和曆法有着直接的關系。古有:“鬥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這段經文從陰陽學觀點闡述了冬至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台灣...
2025-04-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