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以來有不少關于“寒食”的詩,由此可以證明唐宋時期“寒食”是個重要的節日。
“大曆十才子”之一的韓翃寫寒食的詩最有名,“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從這首詩裡可知的信息是“寒食”在春天,詩裡的“春城”指的就是春天的長安城。寒食還要禁火,所以宮中才會以蠟燭頒賜“五侯”以示恩寵,而且至少在漢朝就已經有這個習俗。
寒食禁火在唐代另一個詩人沈佺期的詩裡也有所描寫,“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可見寒食節是普天之下都要熄火的。為什麼寒食要滅焰禁火呢?這個習俗傳自于先秦時“改火”的傳統。《論語*陽貨》裡有一段提到“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舊的谷子沒有了,新谷長成,燧石鑽木取火輪替一遍,一年已經過完了。“改火”是當時四季用火的制度,每一個季節取火所用的木頭不同,春天用榆柳,夏天用棗杏或是桑柘,秋天用柞楢,冬天用槐檀,一年輪一遍稱之為“改火”。
在古代,掌握火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政府職能。《周禮*秋官》中的“司烜huǐ氏”就專門掌管:遂取明火于日,鑒取明水于月。“遂取明火于日”裡的“遂”即“燧”是指“陽燧”,也叫“金燧”,這是一種取火的金屬工具。三門峽虢國博物館就有一面取火的陽燧,是一面凹面鏡可以向日取火。“改火”這個風俗昉于上古、行於三代是個重要的典儀,尤其在春天“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國中”。仲春的時候天幹物燥,要防備火災,所以要在國中搖動木铎,意思就是警告國人要嚴格遵守有關用火的禁令。
改火也并不是熄了舊火馬上取新火。換季改火中間有幾天是沒有火的,而新舊火交替之間的這些日子不能生火就要食生冷,故而叫“寒食”。最初寒食的日期及時間長短都不固定。甚至有的觀點認為從冬至熄舊火,到清明前幾天取新火,中間一直都要寒食。漢代的寒食已經從食生冷一個月縮短為食生冷三日。《後漢書*周舉傳》“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今則三日而已。”南朝《荊楚歲時記》明确說“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也就是說南北朝時期的寒食節時間是冬至後一百零五日,要禁火三天。
在唐宋寫寒食的詩文裡記載寒食還有“上冢”、“插柳”、“掃春”等習俗。春天取榆柳之火以順陽氣,因為古人認為到了季節不改火會緻疾。唐中宗賜侍臣細柳圈,認為戴之可免虿毒。五代時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寒食祭掃也一直是盛行的風俗,《唐書》裡也記載:寒食時要上墓拜掃。
清明是一個節氣,因為和寒食時日相近,在唐宋時往往官員連起來放假,于是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以後對清明的重視慢慢超過了寒食,于清明掃墓踏表成為風俗。到了清代,士庶并出祭祖先墳墓,謂之上墳。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也不再僅限于寒食或是清明。江浙間在清明日吃青團、紅藕,還保留着寒食的本義。
南宋趙鼎寫的《寒食》詩至今讀起來還能略知當時風俗,又格外蒼涼有韻。“寂寂柴門村落裡,也教插柳記年華。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漢寝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一樽徑籍青苔卧,莫管城頭奏暮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