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不拒細流才能容納百川?來源:光明日報2019年4月26日,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如果人為阻斷江河的流入,再大的海,遲早都有幹涸的一天我們要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發展”,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海不拒細流才能容納百川?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海不拒細流才能容納百川
來源:光明日報
2019年4月26日,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如果人為阻斷江河的流入,再大的海,遲早都有幹涸的一天。我們要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發展。”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出自李斯《谏逐客書》:“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衆庶,故能明其德。”戰國末期,韓國為消耗秦國實力,派水工鄭國到秦獻計修渠。秦王政察覺後下令處死鄭國,并驅逐所有客卿。楚人李斯以此書使廢逐客令,鄭國也繼續主持完成了鄭國渠的穿鑿。濟濟人才和關中沃野最終助秦一統天下。“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體現了中華民族善于包容差異、主張和諧共生的文化精神和治世理念。
包容差異、和諧共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質。《易傳》有言“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德經》講“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中庸》也講“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都深谙一個道理:差異性、矛盾性是事物的本性,也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因此要善于協調差異,使矛盾的各方面在相互補益中形成統一整體,成就事物自身。差異事物的統一就是和諧。《左傳》講:“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烹饪和音律都是不同因素的相得益彰,君臣之間更要有相互反對的意見互相啟發。若“以水濟水”,或“琴瑟專一”,結果就是“以同裨同,盡乃棄矣”。同質事物的無窮累加隻能導緻衰敗滅亡,差異性的和諧遠比同一性的一緻更加重要,所以《國語》講“和實生物”,孔子也強調“君子和而不同”。
西方哲學也注意到差異,但差異的結果不是和諧共生而是矛盾對立。古希臘哲學開始于對世界本原的追問。柏拉圖區分了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認為理念作為世界的根據,獨立于可以感知的個别事物。自此之後,本原是否運動、它與現象如何關聯,這一直是西方哲學的棘手問題。性質單一的本原也決定了其肯定同一、否定矛盾的方法。在由亞裡士多德所明确的形式邏輯中,矛盾根本就是無法容忍的錯誤,唯有同一律才能确保真理。直到2000多年之後,黑格爾才以辯證邏輯說明矛盾乃事物發展的動力。黑格爾所批判的舊形而上學的孤立、靜止和封閉的性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文化傳統。對比西方傳統,季羨林先生認為“中華民族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和’”。和諧的理念是孔子送給全世界的最好禮物,這是非常深刻的。
同為差異和矛盾,為何其在中西的意義竟如此不同?這源于中西文化不同的立場和方法。對于中國文化而言,雖然事事皆含矛盾,但矛盾并非最終狀态,它是達成統一的要素和環節;對于西方傳統而言,矛盾具有終極性的意義:本體與現象、主體與客體、自我與他人,甚至人的理性與感性,都處于差異和二分的狀态。停留于差異就會有分别,有争執,有高下,有對立。中國文化則超越了差異和矛盾,以統一性包容了差異性。王陽明《大學問》有言:“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因為形體有别而間隔人我,這是小人立場。天地萬物乃由君子一體之仁得以貫通,如此萬物一體、天下一家、中國一人。
以統一性的視角關照萬物,也即張載所講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人與人、人與物道通為一,彼此不僅沒有對立,而且更進一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因此古代中國雖居有限的地理空間,卻産生了無限的“天下”觀念。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正是這種包容差異、和諧共生的文化精神使中華文明避免走向封閉與僵化,演繹了5000多年延續不斷的文明曆程。由此看來,一種文明真正的生命力,是在博采衆長的基礎上不斷成就自身的深厚、廣博與持久。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的文化理念,提醒仍處于紛争對立的現代世界:有容乃大。包容差異、和諧共生不僅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對于促進我國與世界互通共榮、推動國際關系走向和諧共生至關重要。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未來命運究竟如何,這取決于能否在反思曆史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價值選擇。(作者:王海英,系吉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吉林省委黨校〈吉林省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