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與收藏,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但在越來越被大衆所追捧的收藏領域,有關攝影物件的收藏依舊相對屬于偏門。
民間的攝影收藏雖然遠未達到火爆地步,但也一直被人們所關注。至少,喜歡照相的人絕不會比喜歡手串的人少吧?
當然,喜愛并不意味一定要收藏,況且收藏和收集還不同,前者較比認真,持續性強;後者較為随意,随買随賣。比如我以前就喜歡收集與攝影相關的物件,但沒拿它們太當回事;如果碰到别人想買,掙點錢就賣了。
有言道:蘿蔔白菜,各有所好。此話不假,把它套用在收藏領域更為貼切。即便在攝影專項收藏領域,人們所喜歡的東西也不盡相同。
攝影方面的收藏品不一定都價格昂貴,但買下的人一定是較喜歡此物或認為其能夠保值,收藏品的選擇及價值會因人、因地、因品位而異,不可一概而論。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照相機。
歐美人也許會為一架中國産的“土相機”所癡迷,而中國人卻更願意為一台 1940 年代芝加哥生産的高級照相機掏大價錢。這裡有一條基本定律:一般情況下,賣得上價的收藏品,曾經在産地也相對昂貴。
比如瑞士是制表大國,但像百達翡麗這樣的名牌貨色,在當地也絕不便宜,一出國門豈不更貴?
二戰前生産的徕卡 3C 相機,能完好保存到現在的已經為數不多
總之,物以稀為貴,當年我打算在德國買個徕卡照相機,認為能在産地“撿個漏”,但實際情況是,它在德國的價格一點也不比國内便宜,因為徕卡照相機從誕生的那天起就被貼上昂貴的價簽兒。貴,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它的數量——少。
早年間德國生産的徕卡相機與 135 小相機的銷售量和今天相比體量很小,然而時隔幾十年,能夠被完好保存下來的更是稀有。
據說,1936 年的時候,1.2 億人口的美國賣出了 2.5 萬台徕卡相機,這個數量對當時的德國相機制造廠商來講,已經是不得了的銷售業績了。
1960 年代,隻有尤裡·布連納這類知名人士,也許才能買得起多台德國高檔相機
那麼不難想象,這 2.5 萬台徕卡能完整無損留到現在的能有幾台?于此同時,另有 18.5 萬台新式德制 135 小相機被英國人、日本人、法國人和俄羅斯人,以及德國人自己買走。聽上去這個數量好像不少,但曆經 80 年,現在能完好留下來的少之又少。
總之像徕卡這樣的相機,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不會太便宜。我的一個喜歡“舊貨”的朋友,2015 年 10 月在葡萄牙一個偏僻地方的書店裡發現一台八成新徕卡 3C 型相機,皮套和濾鏡都有。店主開價 700 歐元(按 2015 年 10 月彙率計算,約合人民币 5000 元左右),他毫不猶豫地買下了。
德制林哈夫新聞相機,當年跟徕卡價格相當,但在今天的收藏市場賣不過徕卡
這樣的價格,雖然在國内已無太大升值空間,但在我看來,還是物有所值。中國的相機收藏者如今滿世界地買,比德國人對徕卡還着迷。我曾經在德國的二手相機店詢問徕卡時,店員輕描淡寫地說:“是的,我們有很多徕卡相機,你可以買一個回去當旅遊紀念品。”
相機不是手表或把玩的物件,由于相對體積較大,結構複雜而精密,零部件以千計,故仿冒甚難;同時,相機怕磕碰,又多在戶外使用,難免雨淋日曬,所以能夠被完好保存至今的老相機為數不多。
早期德國祿來相機的廣告
但在今天的相機收藏市場中,曾經價格就很昂貴的相機反而比普通老相機數量要多,這也許是因為昂貴相機的擁有者在使用方面會比較在意,便宜相機不太被使用者愛惜的緣故。
然而,普通老相機雖然存量很少,但并不意味着價格昂貴。相反,徕卡相機雖然存量相比較多,但價格依然堅挺如故。
在今天的二手相機市場上,想買一台品相不差的徕卡 3 系或 M 系相機并不難,僅北京的兩家攝影器材城就有上百台此類相機可供選擇。
二戰前德國生産的康泰時相機,做工精湛,但在相機收藏市場并不吃香
但如果你想找一台 1950 年前後日本生産的模仿徕卡 3F 的 NICCA 照相機(尼康公司生産的一個徕卡拷貝機型),就要費一番周折,而且很有可能空手而歸。在相機收藏領域,徕卡的地位仍不可撼動。
世界範圍内模仿徕卡制造相機的國家不在少數,其中仿得最成功的當屬日本。早期日本佳能、尼康,甚至美能達和雅西卡等品牌都有過仿徕卡 3 系的傑作。
客觀來講,佳能與尼康的仿制品在金屬機身和相機内部制動工藝水平方面不輸德國廠家,隻是在鏡頭玻璃方面略遜一籌。
正在用徕卡 M6 相機拍照的電影明星休·格蘭特。名人喜愛用徕卡相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徕卡的知名度
日本仿徕卡機型除頂蓋刻字不一樣,其他方面與徕卡不相上下,但價格卻比德國原廠徕卡差了一截。而中國和俄羅斯生産的同類産品就無法與之相提并論。
這裡有一組僅供參考的數據:據 1956 年相機報價,德國徕卡 M3 相機最低配(這裡指鏡頭配置)也要賣 275 美元,高配售價 500 美元,也就是說,與大衆牌小轎車隻差了 100 多美元的價格。
兩款 1960 年代生産的德國普及型相機
同一時期的另外幾個德國大品牌相機祿來、康泰時、林哈夫的價格也不相上下。其他幾個小品牌如福倫達等,走中檔路線,售價約在 150 美元左右,但普通人也依舊買不起。
愛克發相機相對最便宜,不到 100 美元就能拿下,所以這個牌子的相機直到現在都賣不上價。
如今,新徕卡高配數碼機的售價大約也要超過 10 萬元人民币,這個錢買一輛普通小轎車也差不多。而 1950 年代的日本相機很少超過 100 美元,即使尼康和佳能仿制德國的幾款高級相機,也隻敢标價在 100 美元上下。
1950 年代生産的日本柯尼卡相機,在今天的收藏市場中,品相好的能賣到 2000 元左右
相機收藏領域基本遵循市場規律原則,中國制造的仿徕卡 M3 的紅旗 135 相機和仿哈蘇的東風牌 120 相機雖然現在市場價不低,但由于數量極少,所以沒有可參照性。
大約 1970 年代末,每當走過王府井東風市場的照相器材櫃台,我都要朝裡望一眼。售貨員身後的玻璃櫃裡陳列着一台東風牌照相機,還有幾個附加鏡頭,标價 8500 多元人民币。這在當時算是天價。
前蘇聯仿制德國生産的仿徕卡機型,現在仍然賣不上價
那時我的月收入不足 20 元,不吃不喝也要 30 多年才買得起這台相機。盡管這台東風牌照相機在當時極為稀有,但相比徕卡還是遜色很多。
去年春季,香港徕卡專項拍賣會上的稀有物件,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但是,在衆多德國品牌的照相機裡,像徕卡這樣成功的隻是個例,其他品牌在今天的相機收藏市場并不吃香,相當一部分還賣不過同時代的日本老相機。
這也是一款德國的“敗筆”相機,在光學儀器之都德累斯頓生産,在收藏市場一直賣不上價
以我愚見,在整個收藏領域,也許唯有相機收藏市場較為規範、幾無亂象。
而其他收藏領域,或假貨橫行,或漫天要價,沒有規矩。我想,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可能是照相機難以造假,使造假者無利可圖。
曾有人問我:手表與相機同為西洋造精密金屬物件,為何現在手表仿冒品橫行于世、真假難辨,甚至連瑞士人自己都很頭疼;而照相機雖也有仿冒品,但往往工藝低下、制作粗劣,一看便知不是真貨。
類似這樣的雜牌相機,在當今收藏市場上很難賣過千元
其實,照相機相比手表,制作難度不是高一點兒,而是要高很多。好相機首先必用真材實料,工廠硬件設施永遠保持世界一流水平,廠址幾乎都設在山清水秀之地,科技研發水平與時俱進,從業人員更不濫竽充數且待遇優厚,而生産出的産品,既要滿足盈利,也不能吓跑買主。
僅上述幾條,就決定了相機造假的成本極高。打個比方,想用黃銅冒充金子,聽上去很美,做起來很難,弄不好連本錢都搭進去。
現在,世界範圍稱得上相機強國的,原則上隻剩德國和日本。大約 70 多年前,有些國家也想擠入這個行列,其中也包括咱們中國,但最終一個個都“敗下陣來”。
著名的徕卡 M3 相機,1954 年推出,經久不衰,是相機收藏市場的寵兒
相傳 1947 年,美國芝加哥有一個廠家,推出一款外觀漂亮、功能先進的 135 照相機,起名“富通”,售價高得吓人—— 700 美元。因為銷量不理想,又降到 500 美元,還是問津者寥寥,沒幾年就倒閉了。
這樣的相機,雖說質量也許不差,但名氣遠不如德國相機響亮,牌子還沒“闖”出來,價格先上去了,此乃産品營銷之大忌。但這款“倒黴”的相機卻因禍得福,在現在的相機收藏市場,這款“短命”的美國相機因其十分罕見,成為唯一一款能與徕卡售價旗鼓相當的相機品牌。
相機收藏市場的風雲就是這般令人難以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