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品種很多,目前大品種有30多個,下屬小品種有300多個,一般花期在2~3個月左右。梅喜溫暖,對氣候變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其品種按枝條及生長姿态可分為葉梅、直角梅、照水梅等類;按花色花型可分為宮粉梅、紅梅、照水梅、綠萼梅、大紅梅、玉蝶梅、灑金梅等。其中宮粉梅最為普遍,花瓣粉紅,花密而濃;玉蝶梅花瓣紫白;綠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極濃,尤以“金錢綠萼”為好。每至寒冬,成片的梅花疏枝綴玉,缤紛怒放,有的豔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綠如碧玉,形成梅海凝雲的壯觀景象,煞是好看。
梅花的畫法畫梅花有兩種方法,一是沒骨畫法,即用筆直接點出每片花瓣。畫紅色花瓣,先用幹淨的筆蘸水,控制好筆中水分,再蘸朱砂或朱磦,筆尖蘸胭脂或曙紅,色到筆肚時會漸淡。畫其它顔色的花時,蘸色方法是一樣的,蘸色得法,便能使每筆都寫出花瓣的濃淡變化來。另一種是勾染畫法,即先勾出花形,再填染上顔色。此法多用于白梅。畫花的順序是先畫全放的花,再畫初放、将放和未放的,注意組合在一起要有疏密關系、主次關系和前後層次。↓↓↓
梅花枝幹畫法畫枝幹用兼毫筆,中鋒或偏側鋒用筆。用筆時力度要足,有提按、頓挫的動作。老幹用濃墨側鋒皴擦,用筆須相讓不相礙,錯疊勿重疊,體現出老幹蒼老起伏的皺紋及立體感。梅幹分枝走向多為九十度角,故其枝幹所構成的空間常出現“女”字形。故而古人雲“無女不成梅”。主幹的安排不可與畫面的連線平行,要傾斜有勢,小枝要以賓托主,交錯四環,用筆要沉着有力,行轉自然,遇到畫花位須筆斷意連,給人筆勢順暢的感覺。↓↓↓
點苔在畫梅時也很重要,古梅老幹因鱗皴斑駁,苔藓蟠繞,可用點苔法來豐富。如有敗筆或行筆不到處,也可用點苔法補救,但點苔也要有疏密變化,不能亂點。↓
《一花獨春》畫法步驟步驟一:梅樹枝幹的姿勢決定整個構圖。畫老幹墨色淡,畫分枝則墨色中,中側鋒并用,一氣呵成,筆墨變化方能自然、豐富。
步驟二:初步畫好枝幹後開始點花。枝幹密處花也密,長枝中段不易畫花,以免分布均衡,要注意整體的氣勢和疏密關系。
步驟三:深入刻畫梅花并點蕊。
步驟四:在枝幹上方畫隻小鳥以增加畫面情趣。最後題款、钤印,完成。
《紅梅雙栖》畫法步驟步驟一:先用淡墨畫老幹,再用重墨勾畫分枝,中側鋒并用,一氣呵成。枝的交錯處要留有空隙,以便補花。枝幹走勢決定畫面大的勢。↓
步驟二:開始點花。調曙紅加朱磦,點花時筆中的顔色用完再蘸色,這樣紅梅的顔色變化會很多,而且自然,有層次。↓
步驟三:重墨勾蕊絲,點花蕊。點蕊可用小筆,注意聚散關系,筆筆有彈性,不要太拘謹,要點得靈動。↓
步驟四:根據構圖需要加上小鳥。最後題款、钤印,完成。↓
作品欣賞
梅香傳情
喜從天降
綠梅幽香
頌春迎福
清風素絲
傲雪迎春
梅花香自苦寒來
一樹獨先天下春
氣盛、意濃、筆新、情沛。構圖豐盈飽滿,筆觸潇灑剛健。
氣盛、意濃、筆新、情沛。構圖豐盈飽滿,筆觸潇灑剛健。
,氣盛、意濃、筆新、情沛。構圖豐盈飽滿,筆觸潇灑剛
繼承了宋、元以來畫梅大家的技法,又獨辟蹊徑,師法自然,可謂獨樹一幟。
梅花這個題材畫了有一千多年,古人畫梅多強調高潔、孤傲不凡。在繪畫表現技法上,突出靜、瘦等風格,給人一種蕭疏清寒的感覺。
但王成喜筆下的梅花,打破了古代文人對梅花的固定思維,他的梅花不再是以稀、瘦、少為美,不再孤芳自賞、超凡避世,不再以冷美人自居。
而是花朵豐腴飽滿,明亮奪目,滿樹熾烈如火,通幅激情四射。
無論是鴻篇巨制的樹梅,或尺幅小品的折枝,或春梅,或雪梅,還是月下之梅,冰崖之梅,均以紅梅為主,着濃豔于渾厚,涵茂密于清逸。
并且把西方繪畫中的虛實、明暗、色彩搭配運用到了畫面當中,這絕對是一種突破。
另外,對于梅花枝幹的造型,把握很準确,用筆紮實用力,雖然畫是靜止的,但是其順暢精悍的筆法,讓我們感到一種呼風急雨之感,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頗有意蘊。
如此别開生面、清新向上的梅花,不僅洋溢着時代氣息,也給人以生機盎然的美,深受人們喜愛。
所以,他的多幅巨制梅花作品在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天安門城樓,及日本國會衆議院貴賓廳都有陳列。
此時,他的梅花是入世的,是健康的。作為新時代的梅花,作為國家的象征,它傳達的是一種越挫越勇的奮鬥精神,激勵中國,激勵世界。
如果梅花與牡丹争選國花,你選什麼?
傲雪迎春
擅長花鳥畫,尤以梅花見長。他筆下的梅花,缤紛爛漫,鐵骨生春。他沒有沿襲古代文人的超凡避世和孤芳自賞,而總是給人傳達一種越挫越勇的奮鬥精神。
紅梅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