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吉蔔森
威廉·福特·吉蔔森(William Ford Gibson,1948-)是美加雙重國籍的科幻小說家,是科幻小說子類“賽博朋克“的開創者。迄今為止,吉蔔森創作了二十多篇短篇故事和十幾部備受好評的長篇小說,還發表了大量的雜志文章,他還和許多表演藝術家、電影制片人和音樂家進行了多方位的合作,作品影響廣泛。作為北美科幻小說界最有名氣的作家之一,吉蔔森以其極具後現代風格的科幻概念和創作手法,使科幻小說闖入主流文學的視野,呈現出亮麗的色彩。
吉蔔森出生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康威市(Conway,South Carolina),父親是一家大型建造公司的經理,吉蔔森和母親經常随着父親輾轉各地。吉蔔森在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鎮(Norfolk,Virginia)上小學時,父親在一次出差時意外地窒息身亡,傷心的母親不忍親口告訴吉蔔森這一噩耗,隻好委托他人告知真相。吉蔔森在2007年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他提及此事說:“失去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所尊敬的許多藝術家,都曾受過創傷和打擊。”失落的母親帶着吉蔔森回到了她自己的家鄉——弗吉尼亞州的維斯維爾鎮(Wytheville,Virginia),這座臨近阿巴拉契亞山脈的小鎮伴随着吉蔔森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光。他的成長環境平凡而又單一,出于對宗教的排斥,他更熱衷于讀書和聽音樂,特别是讀科幻小說。13歲那年,他瞞着母親購買了一整套美國“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作品集,沉浸在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威廉·巴勒斯(William S.Burroughs)等人的作品中,他受巴勒斯作品的影響很大,在某種程度上,巴勒斯改變了他對傳統科幻小說的看法,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吉蔔森立志要成為一個科幻小說家。
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
威廉·巴勒斯(William S.Burroughs)
由于吉蔔森在學校的成績很差,導緻母親十分焦慮,萬般無奈之下,就以送他去寄宿學校要挾其好好讀書,不料卻正中吉蔔森下懷。吉蔔森想去南加州,但母親支付不起那裡的寄宿學校費用,轉而送他去了亞利桑那州圖森市(Tucson,Arizona)的一所男子寄宿學校,雖然他很讨厭學校的規章制度,卻在多年之後,仍然慶幸那時參加了各種讓他獲益匪淺的社會活動,他的寫作天才也在那時開始顯露出來。
圖森,一個陽光明媚非常牛仔的地方
18歲那年,母親去世,吉蔔森離開了學校,離群索居。1967年,他移居到加拿大,以躲避當時的越戰征兵。他向往着“垮掉一代”作家群那樣的生活方式,在多倫多(Toronto,Canada)遇到了後來的妻子黛博拉(Deborah)後,兩人結伴去歐洲旅行,并對當時的反主流文化特别關注。
“垮掉一代”就這樣
1972年,吉蔔森結婚定居溫哥華,過着簡樸的生活。因為在大學裡可以申請助學金,吉蔔森就申請了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并于1977年獲得英文學士學位。大學的生活讓他接觸了更多的小說,對後現代派文學的認識更加深刻,也開始了他最初的科幻小說創作。大學畢業後,吉蔔森一邊在母校當助教,一邊繼續他的科幻小說創作。
1980年,吉蔔森結識了朋克音樂家和科幻小說家約翰·謝利(John Shirley),兩人一見如故。通過謝利,吉布森又結識了著名科幻小說家布魯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路易斯·謝納(Lewis Shiner)和魯迪·盧克(Rudy Rucker)等,也正是這四個人,成了賽博朋克這種科幻小說的開端人物,并開始了後現代小說的創作與發展。
約翰·謝利就是生化危機小說的作者
布魯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與吉蔔森合寫《差分機》
吉蔔森的早期作品大多涉及自動控制和電腦模拟空間對人類的影響,充滿了賽博空間、網絡沖浪、神經移植、矩陣(Matrix)等新穎詞彙。從1977年發表的第一部短篇故事《全息玫瑰碎片》(Fragments of a Hologram Rose)開始,到首創了“賽博空間”(cyberspace)一詞的《整垮柯羅米》(Burning Chrome,1982),再到與謝利合寫的《附屬品》(The Belonging Kind,1981)、與斯特林合寫的《紅色星球,冬季軌道》(Red Star,Winter Orbit,1983)、以及與邁克爾·斯萬維克(Michael Swanwick)合寫的《空戰遊戲》(直譯“狗鬥”,Dogfight,1985)等等,着重講述了科技與人性的敵托邦混合,以及貧民窟與高科技的混合,也呈現出悲涼與黑色的情感。
《全息玫瑰碎片》
美國後現代文學批評家拉裡·麥克弗雷(Larry Mccaffery)十分贊賞吉蔔森的創作才能。事實上,吉蔔森的創作是有意識地遠離傳統科幻小說的手法,讓讀者感受到了和傳統科幻小說叙述手法不同的新鮮感覺,由于這些作品帶給讀者的新奇感和沖擊力,使得科幻小說批評家達科·蘇文将它們視為形成賽博朋克文學“地平線”的作品。
老版《神經漫遊者》
真正讓吉蔔森一舉成名的是1984年出版的《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它如同一顆“新星”般的照亮了科幻小說領域,吉蔔森前期作品的主題、背景、和人物在這部小說中也達到了了巅峰狀态,獲得了評論界的極大關注和商業上的極大成功。這部極具特色的科幻小說,成為首部囊括星雲獎、雨果獎和PKD獎的作品。用美國批評家勞倫斯·伯森(Lawrence Person)的話來說,“《神經漫遊者》是一部賽博朋克的原型作品,從此奠定了賽博朋克這一文學類型的開端”。
《神經漫遊者》中的千葉市。(作者PHATandy,發表于DeviantArt上)
“賽博空間”這一概念在這部作品中占了核心位置,帶給讀者極具沖擊力的感覺,這部作品發表在因特網普及的20世紀90年代之前,也為讀者帶來了近期未來的想象空間。2005年,《時代》雜志将《神經漫遊者》列為20世紀20年代以來百部最佳英語小說之一。随後,吉蔔森又發表了《零伯爵》(Count Zero,1986)和《重啟蒙娜麗莎》(Mona Lisa Overdrive,1988),這兩部作品和《神經漫遊者》同樣都讨論賽博空間,人物也有所交叉,故而形成了“蔓生三部曲”(Sprawl Triology),也奠定了吉蔔森的文學地位,《零伯爵》和《重啟蒙娜麗莎》也獲得了星雲獎和雨果獎的提名。
《零伯爵》還有一個譯名叫做《計數零中斷》
《重啟蒙娜麗莎》還有一個譯名叫《蒙娜麗莎超速檔》
1990年,吉蔔森和斯特林合作了架空曆史小說《差分機》(The Difference Engine)。這部小說雖然也是發自賽博朋克的根基,卻提出了一個貌似荒誕的簡單假設,即在維多利亞時期,蒸汽作為動力的機械電腦是可行的,似虛似實的故事使得這部小說引發了科幻讀者的強烈反響,也促成了“蒸汽朋克”這一文學類型的形成。
《差分機》腰封
20世紀90年代吉蔔森的科幻小說創作開始探求當代社會各個主要因素,如都市化、跨國集團、人工智能、大衆傳媒等等。他的第二個系列“橋梁三部曲”(Bridge Triology)由《虛拟之光》(Virtual Light,1993)、《伊朵兒》(Idoru,1996)和《明日之星》(All Tomorrow's Parties,1999)組成。這個系列将小說背景放到了近代未來的舊金山市,關注後資本主義城市環境的社會問題,主人公的生活穿梭着跨國公司、人工智能、名人崇拜等等。《虛拟之光》描述了後期資本主義時期,人類邏輯思維對私人企業和利潤動機的掌控,《阿伊朵》和《明日之星》則表現了吉蔔森從對科幻小說本身的癡迷轉向對當代社會的嘲諷,他在1997年接受CNN采訪時說道:“我覺得我在試圖描述一個不可想象的當下,我也确實覺得科幻小說最棒的用處就是能讨論當代的現實狀況,而不是預測我們的未來。今天我們用科學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用它來讨論現在。地球現在成了一個異星球。”
Idoru在國内引進後叫做《虛拟偶像愛朵露》,另外兩本國内暫時還沒有
2000年後,吉蔔森的創作偏向更為現實主義的風格,關注當下的世界,但他的作品依然充滿先鋒性。科幻小說批評家約翰·克魯特(John Clute)看來,這些都是“新世紀科幻小說”(The Case of the World)的代表。美國911事件發生後,吉蔔森将這次恐怖襲擊視為曆史的一個節點,是“一種文化經曆”,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稱作是21世紀真正的開端”。吉蔔森作為以911事件為主題創作的作家之一,對911事件之後的美國社會和文化有着獨到的審視。他的《模式識别》(Pattern Recognition,2003)、《幽靈山村》(Spook Country,2007)和《零曆史》(Zero History,2010)都以當代生活空間為背景,和我們目前生活的世界基本相似,人物也有交叉,成為享譽科幻小說界的主要作品,登上了主流暢銷榜,吉蔔森本人也被認為是“北美最享有盛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之一”。
吉蔔森的多部作品被改編成了電影,其作品也影響了很多流行音樂和電影,最有名的當屬電影《黑客帝國》(The Matrix,1999)中所描繪的網絡虛拟空間,就是從《神經漫遊者》中獲得的靈感。以人工智能為特色,力圖将他們自己從人類控制中解放出來,正是吉蔔森式賽博空間的視覺呈現。
相對而言,吉蔔森創作的賽博朋克小說,特别是其最初的“蔓生三部曲”,是迄今為止的創作中最具特色的,也是最重要的科幻小說文本。作為後現代科幻小說的主要代表,吉蔔森通過賽博空間展現了信息時代的圖景,以朋克式的反文化色彩,折射出反技術控制和信息控制的後現代文化,讓讀者在荒誕和幻想的情境下對當下生活進行了預言性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