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公元1100年的一天,16歲的李清照宿醉初醒,有感殘春将謝,不免心生怅宛,揮毫寫下驚豔之作《如夢令》,盡顯才華,使天下稱之,令人玩味不已。這首詞最為精彩的一筆,是李清照合情合理地引進了"海棠"的意象,從而産生"惜花"的情愫,從而達到"傷春"的主題。
故事情節大約是這樣的:李清照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詢問經曆風吹雨打之後海棠花的狀況,侍女說依舊如往日,易安卻說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可是,最近小解從一位朋友處卻聽到了一種别開生面的觀點,他說這首詞裡根本就沒海棠花什麼事兒,"海棠"指的是李清照臉的顔色。
也就是說,"海棠"二字不是實指,不是實實在在的海棠花,而是一種虛拟的藝術構想。下面,我們就從此處開始往下串,來看看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到底有多牛。首先第一點,李清照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承接的是最先兩句:"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這12字裡有提到海棠嗎?雨疏風驟,李清照有說過擔心什麼被吹壞嗎?李清照大醉的原因表明了嗎?
都沒有。讀者之所以将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想當然地理解為肯定,全因"依舊"二字,"依舊"讓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了經曆風雨吹打的海棠花,讓人認為李清照是在擔心海棠花是否能夠依舊。然而,此"海棠"說的其實是李清照那如海棠般的臉色,也就是宿醉後還未完全消除的紅暈。
那麼,故事應該是這樣的:李清照宿醉初醒,但酒意還在,所以她詢問侍女自己看起來怎麼樣?侍女答道:和昨天晚上一樣,那海棠紅依舊印在臉上。這是"依舊"的真相,依舊的不是窗外的海棠花,而是李清照的面色。顯然,這是一種極具藝術氣息的詩性表達,比原先的理解方式要高明許多。
這種解讀太新穎,與以往所有方式都不同,且比以往所有方式的理解更玄妙一些,簡直颠覆了以往的認知。或許有人會問,既然"海棠"不是花,那"綠肥紅瘦"又是什麼?當我有了這個疑問後,我的這位朋友便給了我一個完美的解釋。而這個解釋,顯示出了李清照那驚世絕豔的才華。
唐代詩僧齊己在《寄倪署郎中》一詩裡寫道:"風雨冥冥春暗移,紅殘綠滿海棠枝。"有風有雨,有藏得很深的暗春;有紅有綠,也有實寫的海棠枝子。與易安詞中的描述非常相似。朋友認為,李清照的"綠肥紅瘦"用得正是齊己的典。那麼,這肥瘦之間就有了兩種不同凡響的解釋。
第一種,仍然指面色。既然侍女以"海棠"喻面色,說李清照睡了一晚上還是沒解過酒來,那李清照便将計就計,說:你知道啥,應該是紅花凋謝綠葉重生,我的臉已經快恢複正常樣子了。"紅瘦"是指臉上紅暈消退。這種解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活潑不服輸的李清照,有誇顯自己酒量大的意思。
第二種,借虛拟的海棠來傷春。侍女提出了面如海棠的說法,李清照順勢就想到了真實的海棠花,再聯想到"昨夜雨疏風驟",她便開始擔心這些虛拟的海棠花是否能經得起摧折,如此一來,傷春的況味便有了,所以她便想象到了"綠肥紅瘦"的畫面。而且,李清照并非直觀地看到了花,她隻是由殘春進而想象到了花,也就是說,海棠花并不必真實存在。
以上解釋不管哪一種,小解認為都比我們熟悉的解讀方式更妙。詞中根本無花,卻在李清照的筆下生出了花;全詞根本不着一個春字,卻滿眼都是惆怅的傷春之感。這才是李清照真正的藝術水平,令人回味無窮無盡。不知大家看完,是否有了新收獲?在此,小解感謝這位思維新穎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