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主張的思想體系及基本内容?史記孟子列傳:孟轲,驺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鞅,楚魏用吳起,齊用孫子、田忌天下方務于合縱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孟子主張的思想體系及基本内容?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孟子主張的思想體系及基本内容
孟子的主張與現實史記孟子列傳:孟轲,驺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于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鞅,楚魏用吳起,齊用孫子、田忌。天下方務于合縱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太史公曰:餘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歎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異哉!
孟子的行迹據孟子書中所說,孟子第一次到齊國,是在齊威王之世,如史記裡所說的,齊威王正重用孫子和田忌等人,崇尚武力稱霸,并取得了使諸侯東面朝齊的效果,因此對孟子所說的行仁政一套,不敢興趣,孟子既不得重用,就離開了。
後來聽說宋王偃要行仁政,就來到了宋國,但因為宋王偃身邊的親信素質太差,不是真心幫助宋王偃行仁政的,孟子的理想也不得實現,所以也隻有離開。
其後又因為魯平公要重用孟子的學生樂正克執政,孟子就來到了魯國,但由于有人從中破壞,孟子也無法在魯國呆下去,于是就到了滕國。
因為當時的滕文公在太子時就非常尊重孟子,所以請孟子來滕國,希望運用孟子的仁政理論,但滕國方圓不足五十裡,也不具備條件,孟子的仁政理想還是無法實現。于是孟子又離開了滕國,來到了梁國。
梁惠王還比較願聽孟子的,看孟子梁惠王篇即可知道,但是梁惠王一年後就死了,繼任的是梁襄王,孟子與他合不來,于是又到了齊國。
這時齊威王已死,齊宣王繼位,宣王也不能聽從孟子的主張,如當時齊國已經滅了燕國,燕國人聯合諸侯謀劃救燕,孟子勸宣王送回燕國的俘虜,歸還燕國的禮器,和燕國君民協商新立一個燕國之君,然後撤兵和好。這正是孟子仁政王道思想的體現。但宣王不聽,他隻相信武力。結果燕人在諸侯的支持下,在第二年就大敗齊國。此時齊宣王才後悔地說:“吾甚慚于孟子”(公孫醜下)。
在這樣的情況下,孟子又一次離開了齊國。此時孟子已經七十多歲了,他并不因為現實的打擊而對自己的理想喪失信心,在這次離開齊國的路上,其學生問他
“先生,您的臉色,好像不大愉快。以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今天為何有不愉快的樣子?)”
孟子回答說:“此一時,彼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公孫醜下)
此一時,彼一時。五百年就會出現一個王(平治天下的王),在這五百年之間,則會出現有名的治國之臣。從周代商以來,已有七百多年了,按照五百年的數字算,已經超過了,但從時勢上看,則正是時候。上天還不想讓天下太平無事,如果想讓天下太平無事,在今天的時勢下,除了我還有誰呢。我為何不高興呢?
這是說,我的理想不得實現,是時勢條件還不允許,即所謂天未欲平治天下。如果時勢條件成熟了,則隻有我的這套理論能讓天下得以太平之治,除此之外,就不會有更好的理論了。既然如此,我為什麼還不高興?也就是說,我對自己的理論非常有信心,根本不會不高興。
所以,孟子到了晚年,也不再在現實的諸侯中尋找能夠實行其理論的人了,而是與自己的學生一起,将自己的思想整理出來,成為孟子一書,以備後世的人們學習與運用。他寄希望于後人,曆史證明,确實有大力推崇孟子的人出現。
孟子思想的遭遇孟子的主張在當時不受重視,在西漢初年,曾與孔子的《論語》一起,被列為“傳記”,國家設有專門的官方的博士,但沒有視為“經”,當時有五經博士(詩、書、禮、易、春秋),地位最高,傳記博士不能與之相比。由此可知,漢代雖說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但實際所尊重的是儒家的思想,而非儒家的人物,如孔子與孟子等。
後來,在傳記博士中,有人讨論“湯武因天下之心而誅桀纣”的問題,這是從孟子書中的“誅一夫”(“聞誅一夫纣矣。未聞弑君也”梁惠王下)的說法引申出來的問題,這種讨論直接關系到封建專制君主的合理性問題,這可是關系到封建專制君主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因而引起漢王朝的注意,後來就将傳記博士統統取消了。封建國家既不給孟子一書以高的地位,因此迎合現實需要的學者們對于孟子的研究,也就不夠重視了。這種狀況,直到唐代才有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