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天一到,刺猬就縮進泥洞裡,蜷着身子,不食不動,它幾乎不怎麼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鐘隻跳10~20次。如果把它浸到水裡,半小時也死不了,可是當一隻醒着的刺猬浸在水裡2~3分鐘後,就會被淹死,這是為什麼呢?
2、原來,冬眠時,動物的神經已經進入麻痹狀态。有人曾用蜜蜂進行試驗,當氣溫在7~9℃時,蜜蜂翅和足就停止了活動,但輕輕觸動它時,它的翅和足還能微微抖動;當氣溫下降到4~6℃時,再觸動它卻沒有絲毫反應,顯然它已進入了深沉的麻痹狀态;當氣溫下降到0.5℃時,它則進入更深沉的睡眠狀态。由此可見,冬眠時神經的麻痹深度是與溫度有密切關系。
3、另外,冬眠時,動物體溫顯著下降。據研究,黃鼠在130個晝夜的冬眠時間中,共放出70卡熱量,但冬眠過後的13.7個晝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熱量。一般來說,動物在冬眠過程中,每晝夜隻能放出0.5卡熱量,但在它蘇醒後,興奮的時候,每晝夜則能放出42卡熱量。由此可見,冬眠動物體溫下降時,機體内的新陳代謝作用變得非常緩慢,所以僅僅能維持它的生命。
4、動物皮下脂肪,一方面可以保持體溫,更重要的是供給冬眠時體内的消耗。一般動物在冬眠前的體重,都比平時增加1~2倍,冬眠之後,體重就逐漸減輕。如冬眠163天的土撥鼠體重減輕35%;冬眠162的蝙蝠體重可以減少33.5%。
5、動物在冬眠時,血細胞還會大大減少。平時,1立方毫米土撥鼠血液中,會有12180個白細胞,但冬眠時平均隻有5950個,然而,讓人奇怪的是,盡管體内“衛士”──白細胞大大減少,但冬眠動物卻從來沒有發現生病的。
6、會冬眠的動物,按照體溫調節主要被分為3種:兩栖爬蟲類,比如蛇,青蛙等;無法自主調節體溫;小型哺乳動物,齧齒目或翼手目等,比如刺猬,蝙蝠,栗鼠,睡鼠等,能夠保持5度的體溫;熊類,隻降低幾度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