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
銀川市,簡稱“銀”,是甯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國家曆史文化名城,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區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商業中心,以發展輕紡工業為主,機械、化工、建材工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工業城市。銀川地處中國西北地區甯夏平原中部,西倚賀蘭山、東臨黃河,是發展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
銀川是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水洞溝遺址繁衍生息,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民間傳說中又稱“鳳凰城”,古稱“興慶府”、“甯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城西有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區西夏王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後,使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套地,據有甯夏平原河東地區,開始在此戍邊,秦分天下為36郡,銀川地區為北地郡所屬。
漢成帝陽朔年間(公元前24年前後)建北典農城(又稱呂城、飲汗城),此為銀川建城之始。
宋為懷遠鎮,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黨項族首領李德明将其都城由靈州(今靈武)遷至懷遠鎮(今銀川市),大起宮室,修建都城,更名為興州。後李德明之子李元昊升興州為興慶府。
宋寶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在興慶府南築壇受冊,即皇帝位,建大夏國(史稱西夏),興慶府(銀川)為其首府,涼州府(武威)為輔郡,有“東都興慶,西都涼州”之譽。
元置中興路,後改為甯夏府路,甯夏之名肇始于此。
明設甯夏府,系“九邊重鎮”之一。
清沿明制仍為甯夏府治。
1929年1月1日甯夏省政府成立,省會駐甯夏城。
1958年10月,甯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銀川市為自治區首府,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地名由來
“銀川”作為古地名,最早見于《新唐書·地理志》:“銀州銀川郡”。故址在今陝西省米脂縣東北。《讀史方輿紀要》載,宋崇甯四年(1105年),“仍置銀州,五年廢為銀川城,金為銀川寨。尋廢。”
甯夏地方文獻上出現“銀川”一詞,約在明末清初。一些官吏、文人在詠唱甯夏平原溝渠交織如網、湖泊珠連其間的秀美景色時,用“銀川”形容其水光潋滟、水映晴光的水鄉風光。如“俯憑駝鈴臨河套,遙帶銀川挹賀蘭”,“連山似奔浪,黃河一帶寬。城郭渺如舫,銀川亦寥廓”,“或是天吳聊小試,暫移鳅穴到銀川”。這些詩詞中的銀川,還沒有明确的地名意義。
清雍正年間,“銀川”一詞,逐漸有了指代地域的地名含義。如《惠農渠碑記》上有“黃河發源于昆侖,曆積石,經銀川,由石嘴山而北……”的記載,碑文上的銀川,已泛指銀川平原引黃河灌區了。
清乾隆年間,甯夏知府趙本植在府城(今銀川城區)創立“銀川書院”,又有汪繹辰纂修《銀川小志》。“銀川”一詞的指代範圍趨于具體、明确,已初具地名意義,并逐漸成為甯夏府城的代稱。1944年,甯夏省城(今銀川城區址)改為建制市,正式定名為“銀川”。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水洞溝
水洞溝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于甯夏靈武市臨河鎮,西距銀川市19公裡,南距靈武市30公裡,距河東機場11公裡,地處銀川河東旅遊帶的核心部位,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這裡充滿了雄渾、奇特的荒谷神韻,經曆了千萬年的風沙雕蝕,這裡集中了魔鬼城、卧駝嶺、摩天崖、斷雲谷、柽柳溝等二十多處土林奇絕景觀,使人望而生奇,大有地老天荒、曠古玄遠之歎。
水洞溝是我國最早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曆史見證”,被國家列為“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榮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銀獎。
西夏城
舊稱“橫城堡”,位于黃河東岸的靈武市,銀川黃河大橋附近,明清河東八景之一“橫城古渡”的舊址。賀蘭山岩畫位于西夏區賀蘭山東麓賀蘭口内,距銀川市區60公裡。
海寶塔
俗稱北塔,位于興慶區北部海寶塔寺内。是一座方形9層11級樓閣式磚塔,通高53.9米。明清時代列為甯夏八景之一,稱為“古塔淩霄”。
鼓樓
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通高36米,以台基、樓閣、角坊組成,位于興慶區解放東街和鼓樓南、北街的十字路口。
玉皇閣
通高22米,占地約1040平方米。在一座長36米、寬28米、高8米的台座下,正中辟有南北向的拱形門洞。西北側外部有石條台階可登上台座。
南關清真大寺
位于興慶區玉皇閣南街,銀川穆斯林群衆于1981年募資重建的一座具有阿拉伯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築群體。
承天寺塔
是銀川古城西南部一座著名的寺院承天寺中間一座聳立雲端的古塔,人稱“西塔”。
銀川方言
銀川方言屬于蘭銀官話,是在多民族、多方言的曆史條件下,由元明以後移入的山陝人、冀魯豫人、江淮吳越人所操的漢族口語的融合以及回、滿、蒙等少數民族語言的影響,經過數百年的曆史逐漸形成的。銀川方言主要分布于甯夏回族自治區内黃河以西,賀蘭山以東,平羅縣以南,青銅峽市以北的地域。銀川方言内部一緻性強,除永甯縣和賀蘭縣等少數地區的語音、詞彙稍有差異外,其他地區的語音、詞彙、語法大體一樣。從使用銀川方言的不同民族來看,尤其是回族和滿族都有一些本民族的語言特點。
回族群衆使用銀川方言,在語音上和漢族相比,有卷舌韻母,有兒化韻,部分音素發音部位靠前,有些後鼻音尾韻母往往并入到前鼻音尾韻母中。詞彙裡有比較多的波斯、阿拉伯語音譯借詞,還經常使用伊斯蘭教的“經堂語”。回族口語在銀川地區的分布特點是大分散、小集中。滿族群衆使用銀川方言在語音上有卷舌元音,有比較豐富的兒化韻。日常用語和親屬稱謂中,保留了滿族特色和一些滿語借詞。銀川方言是蘭銀官話的重要方言點,是甯夏方言的代表話,在甯夏諸方言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靈武長棗
靈武有悠久的果樹栽培曆史,素有“花果之鄉”的美譽。早在唐代就有“賀蘭山下果園成, 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贊美詩句。靈武長棗是經過多年自然篩選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良鮮果品種,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曆史,其果實色豔、肉厚、質脆,酸甜适口,富含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最高,有“百果之王”的美稱。
賀蘭(硯)石
賀蘭山出産的賀蘭(硯)石,石質細潤、堅硬,呈天然深紫和豆綠兩色,有的還帶玉帶、雲紋、眉子、銀線、石眼等,是雕刻石硯的上好材料。賀蘭石刻硯工藝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曆史,賀蘭(硯)石因其古樸典雅,造型優美, 别具一格, 聞名天下, 早在清代就有 “一端二歙三賀蘭”的美譽。
灘羊二毛皮
灘羊是甯夏特有的優良品種羊,經長期人工培養繁育而成。甯夏灘羊皮以銀川賀蘭山沿山一帶、鹽池、同心、海原所産的 “二毛皮” 最為著名。 灘羊羔1月齡左右宰殺而剝制的羔皮,稱為 “二毛皮”。二毛皮是著名的 “輕裘”,毛股長8厘米左右,自然下垂,猶如波浪水紋,有“九道彎”之譽, 由毛股形成的花穗柔軟潔白,光澤如玉,穿久了也不會粘連。用二毛皮制成的皮衣、圍巾等,深受國内各族人民喜愛,在國際市場上也頗受歡迎。
甯夏大米
銀川引黃灌區栽種水稻源遠流長,早在唐代,甯夏就已開始大規模種植水稻。甯夏大米不僅産量高,而且品質佳,具備粒圓、色潔、油潤、味香4大優點。用甯夏大米蒸制的米飯,潔白如脂,粒粒晶瑩,油潤可口,可與著名的天津“小站米”媲美。
中國的波爾多
銀川市境内的賀蘭山東麓地區,其氣候、土壤、地理條件接近甚至優于法國優質葡萄産區波爾多地區,是世界優質葡萄栽培的最佳生态區之一。已吸引國際知名企業軒尼詩、保羅力加、百利達和國内葡萄酒三大品牌企業張裕、王朝、長城前來投資建廠。酒莊中,比較著名的有酩悅軒尼詩夏桐酒莊、賀蘭晴雪酒莊、莫塞爾十五世酒莊、巴格斯酒莊、西夏王國際酒莊、石源酒莊等,比較好的葡萄酒品牌除了加貝蘭、軒尼詩、長城、張裕外,還有賀蘭山、類人首、 甯夏紅、科冕、卿王、禦馬、巴格斯等。
飲食銀川
銀川是回族較為集中的聚居地之一,餐飲以清真飲食習慣為主。回族禁食豬、馬、驢、騾、狗等不反刍的動物肉,性情兇殘的禽獸(如鷹、虎等)肉,自死禽獸的肉和一切動物的血。而不被禁食的動物,都請阿訇念經代宰後才能吃。回族飲食是在保持傳統清真飲食的基礎之上,較多地、有選擇地和中華飲食文明相融合,形成獨有的特色。
回族食清真食品,通常除清真菜系外,主要指清真蛋糕,月餅,餅幹,芝麻酥餅,清真牛、羊、雞、兔、魚肉,肉幹及豆制品,奶制品,糖果及面食等。傳統面點如油香、麻花、幹糧馍、糖酥馍、鍋盔、馄馍、千層餅等,以炸、烙、烤、蒸見長,具有鹹甜酥脆軟、色澤分明等特點。回族喜歡吃的菜肴有蒸羊羔肉、手抓羊肉、羊肉泡馍、羊肉粉湯、黃焖羊肉、羊肉串、辣子炒雞、燒雞、燒牛肉、羊雜碎等,無不味道鮮美,各具一格。
沙湖大魚頭
沙湖大魚頭肉質細膩,味道十分鮮美,魚頭湯味嫩、鮮、肥、白、滑,食過回味悠長。魚頭裡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維生素等,被稱為天然的“腦黃金”。
生汆面
氽面與拉面相似也屬于快餐類面食,适合當前快節奏生活的消費群體,但與拉面不同的氽面制作流程更講究,食材更豐富。氽面一般選用鮮美的雞湯作為湯底,面為手工揪節,食用更方便,營養更均衡。
羊排小揪面
羊排小揪面是甯夏的特色美食,尤以甯夏吳忠的羊排小揪面最為正宗,面片配上甯夏的羊肉筋道有味,是非常受甯夏人民歡迎的美食。
爆炒羊羔肉
爆炒羊羔肉是一道傳統小吃,甯夏各地均有制作,尤以平羅的制作獨具特色,知名度較高,故又稱平羅羊羔肉。
鍋貼
鍋貼是一種著名的漢族小吃,據說起源于河南開封,煎烙的餡類小食品,制作精巧,味道可口。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餃子形狀,但天津鍋貼類似褡裢火燒。
粉湯水餃
粉湯水餃是一道傳統小吃,甯夏各地均有制作。是在傳統的粉湯餃子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色彩多樣,營養豐富。湯鮮味香,風味獨特。
清蒸羊羔肉
清素羊羔肉是一道著名小吃,與其他地方的相比,這裡的羊羔肉細嫩鮮美,沒有膻味。羊羔肉選用胸叉、上脊骨部位,剁成長方形條,用清涼水洗淨,擺在碗内,放上生姜、大蔥、大蒜;再放上幾粒生花椒,上籠蒸30分鐘左右;然後扣至湯盤内上桌,配以醋、蒜汁、鹽等調料佐食。
燴羊雜碎
燴羊雜碎風味獨特。用羊的内髒、頭蹄肉,經仔細沖洗後,入鍋煮熟後撈出,切成絲。再将切好的雜碎絲澆上原湯,加蔥、姜、蒜末、紅辣油、味精、香菜,即成燴羊雜碎。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我國西北蒙、藏、回、維等民族喜愛的傳統食物,手抓羊肉,相傳有近千年的曆史,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切片後上蒸籠熱蘸三合油)、
八寶茶
也稱“三泡茶”,“蓋碗茶”。是居住在古絲綢之路上的回族和東鄉族人待客的傳統飲料。因盛水的蓋碗由托盤、喇叭口茶碗和碗蓋三部分組成,故稱蓋碗或三炮台,相傳始于唐朝貞觀年間。此茶因配料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一般有紅糖磚茶、白糖清茶、冰糖窩窩茶、三香茶(茶葉、冰糖、桂圓)、五香茶(冰糖、茶葉、桂圓、葡萄幹、杏幹)、八寶茶(紅棗、枸杞、核桃仁、桂圓、芝麻、葡萄幹、白糖、茶葉)等。
回族講究沏茶,認為用雪水、泉水沏茶最佳。夏天多茉莉花茶、綠茶,冬天多飲陝青茶。喝蓋碗茶時,用托盤托起茶碗,用蓋子“刮”幾下,使之濃酽。然後把蓋子蓋得有點傾斜度,用嘴吸着喝。不能拿掉上面的蓋子去吹飄在上面的茶葉,不能接連吞飲,要一口一口地慢飲。當喝完一盅還想喝時,碗底要留一點水,不能喝幹。在甯夏回族自治區,都以“三炮台”碗泡“八寶茶”招待親友。現代城市茶館内飲八寶茶已很普遍,漢族人也漸漸沾染了這種飲茶習俗。
宗教
銀川宗教曆史悠久,有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佛教在兩晉時期傳入銀川,主要寺院有:海寶塔寺、承天寺、報恩寺、高台寺、戒壇寺、賀蘭山佛祖院、五台山寺、慈恩寺等。伊斯蘭教于元朝初年傳入銀川,主要清真寺有:納家戶清真寺、中大寺、西關清真寺、南關清真寺等。道教傳入時間不詳,但明清《甯夏方志》記載,當時甯夏府城(銀川)道教盛行,主要道觀有關王廟、嶽王廟、三皇廟、城隍廟、清甯觀、三清觀等50處廟觀。天主教于17世紀末傳入銀川,主要教堂有銀川天主教堂、北關天主教堂等。基督教于元初傳入銀川。
銀川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在回族聚集地區,建有453座不同形式和規模的清真寺。回族穆斯林群衆一般奉行五項“功課”:念、禮、齋、課、朝。回族的傳統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和聖紀節三大節日。自治區在銀川市開辦的甯夏伊斯蘭教經學院,培養有宗教學識的人才。
回族民間器樂口弦
口弦的曆史悠久,在《詩經》中有“吹笙鼓簧”的詩句記載。“簧”即古代的口弦,是人們傳情達意的一種樂器。口弦,又叫“口兒”“解麻纏”“口銜子”,小巧雅緻、便于随身攜帶,是甯夏回族婦女十分喜歡的小型彈撥樂器。它沒有什麼明顯的音調,主要是通過口形、氣力、節奏等表達彈奏者的喜怒哀樂。彈口弦一般是農家婦女們農閑時的消遣,彈一陣子,消消心裡的憂愁。女人的心裡常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傷痛,所以口弦的曲調總是纏綿的、憂傷的。
口弦樂聲不大外揚,如同一隻采花的蜜蜂在屋檐上嗡嗡地飛舞,如春蠶吐絲、燕子銜泥,吹奏者悠悠的心事全溶在那“貝貝兒邦,邦邦兒貝”的口弦聲中。娓娓纏綿的口弦聲,最适宜表達回族婦女們的所思所想,為此,回族婦女愛不釋手。口弦的曲調比較固定,有“廊檐滴水”“駱駝鈴”“珍珠倒卷簾”“五哥放羊”“腳戶歌”等口弦令。
口弦有兩種,一種是鐵制的,一種是竹制的,甯夏回族婦女擅長彈奏的是竹口弦。抻動竹口弦,在每個簧片的尖端系有一條絲線,演奏時将線頭套在右手食指上,以指牽線使簧片振動發音。演奏者利用雙唇向前突出成筒狀增加共鳴、擴大音量,并借以口型交換和控制呼氣等方法,變化出不同的音色。熟練的演奏者,能表達出較複雜的節奏和較多的音色,并能使每片弦發出它的純五度泛音來。一副口弦往往能奏出5個不同的音。運用不同的奏法,既能發出餘音袅袅的音色,也能發出較粗犷的音響。口弦可以獨奏、齊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
馬氏口弦源于甘肅,由馬氏家族的馬德海學習而來。馬氏口弦傳承四代,至第二代馬金貴老人時,口弦的制作工藝、演奏技巧日臻完善,并逐漸凸現馬氏特有的風格。馬金貴的大女兒馬蘭花酷愛彈奏口弦,從六歲開始跟随父親學習彈奏,現在已經成為回族口弦演奏藝人中的佼佼者。
馬氏口弦小巧玲珑、制作精細、音色優美、方便攜帶。人們在勞作之餘,取出彈奏,排解心中煩惱、表達相思之苦、抒發喜悅情懷,彈奏出的樂曲令人陶醉。由于口弦是含在口中演奏的,曾被國際友人譽為“東方口中豎琴”。馬氏口弦經典曲目有《廊檐滴水》《駱駝鈴》《種芝麻》《歡樂回鄉情》等。其演奏技藝先後在國家級、自治區級各類活動中展示,受到專家和愛好者青睐。
社火
又叫紅火,是群衆自發組織的一種集體遊藝活動。每年臘月開始排練,春節期間上街串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後結束。
高跷
踩高跷表演者腳上綁三尺多高的柳木腿。建國前表演者多為男性,今則男女參半。一般每隊30餘人,多則60餘人。
跑旱船
旱船有的随高跷表演,有的也可單獨表演。船的數量可1隻、2隻、4隻。船身用木條制成架子,飾以花朵和彩綢,上搭涼棚,下面用布圍住,不使船姑娘的雙腳外露,船姑娘腰系船體,1人扮作劃船的老舶公。
浪頭車
由3人表演 ,1人扮作老婦在車前拉繩,1人扮作老翁在後面推車 ,1 人則扮作少女“坐”在車中 (與旱船一樣,少女腰系車身) 。
跑竹馬
由民間藝人用竹片、彩紙、彩綢紮成馬的形狀,舞者腰圍竹馬道具,如騎在馬上。
花兒
又稱少年,是青海、甘肅、甯夏等省區民間的一種歌曲。以生動形象的比興起句,格律嚴格,歌詞優美,曲調時而高亢,時而婉轉,在甯夏,幾乎随處都聽到“花兒”,但最有民俗特點的是每年5、6月間的“花兒會”。
甯夏小曲
是廣泛流行于甯夏銀川以及永甯、賀蘭、中甯、同心、平羅、惠農、吳中、固原、靈武、鹽池等地漢、回、滿等民族中的曲藝表演形式。俗稱“小曲子”,又稱“甯夏說書”。至遲在清代末期即以形成,距今已有150年以上的發展曆史。
曆史上甯夏小曲的群衆基礎非常深厚,職業藝人多,業餘愛好衆。近代以來的知名藝人,有張有貴、夏花花、王伏、孫青山和王生其等。20世紀中葉以後,随着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現代化的不斷加速,甯夏小曲瀕臨消亡的危險:藝人銳減、觀衆老化、場所缺失、後繼乏人。至21世紀初,能從事演出的藝人僅有徐明智、陳公東、渠愛君、陳華、王一葦、徐晨等。除有個别愛好者組成的自娛演出班社外,沒有專業的演出與傳承團體。
回族武術—魚尾劍
回族具有強健、勇武、好鍛煉、不畏強暴的民族性格與優良傳統。自古以來,凡回民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尚武的習俗,練武風尚很濃,他們每天在做完晨禮和晚上吃完飯後,“齊集到院,彈腿打拳,舞槍弄棒,切磋琢磨,互試比賽”。甯夏回族民間武術在傳習發展中形成了諸多流派:“張家的槍,何家的棍,馬家的軟功,趙家的勁”。而魚尾劍是一種兵器,也是武術套路的名稱。“魚尾劍”在《古蘭經》中就有記載,曆史悠久。 被衆人贊為“安拉的雄獅”。後人為頌揚其神通,将此劍敬稱為“魚尾劍”,曆世紀念。魚尾劍從此便成為穆斯林尚武精神的象征。
古時魚尾劍為士兵所用,與漢族劍器型制不同,為雙手使用,劍柄8寸,劍身長4尺4寸,劍頂寬3點5寸,劍穗短,一根線兩個穗,線穗是駱駝絨制的,與其他劍最大的不同點是劍前有兩個叉。劍法的特點是劈、剁、刺、絞、穿、撩,它的招勢沒有一般劍法多,但比一般劍法靈利,前後左右中撩、劈劍法較多。
現在魚尾劍的外觀型制是分岔劍尖取自沙魚流線形的尾翼,加長劍柄長度至1.3米,既增強攻擊性,同時又強化了視覺感觀,劍柄護手取自魚鱗外形,護柄處做成魚鳍的形狀,雙手把握增強攻擊力度。在動作套路上,魚尾劍傳承人王樑繼承回族傳統武術精華,招式多取自回族群衆生活中的日常動作,如湯瓶式、楔形式、跪拜式等。此套劍法柔中帶剛,摒除零散招式,力求根底穩健,注重砍、刺、劈,陣式多變。劍鋒穩健多變,既強健體魄、曆練心智,又強調團隊協作、衆志排險,具由很高的武學價值,是中華民族武道文化中精湛武技與武德的完美結合。
古代人物
李元昊,西夏開國皇帝。
胡汝砺,甯夏名儒學人“四胡”之一,明代大臣,曾任京兆尹,兵部尚書
羅鳳翔,字高輸,明山西蒲州舉人。萬曆五年(1577年)二月,升都察院右副都禦史,仍巡撫甯夏。
楊守禮,字秉節。山西蒲州人。後任兵部尚書,加太子少保。
王崇古,字學甫,别号鑒川,明山西蒲州人。隆慶元年(1567年)十月,進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禦史,總督陝西延綏、甯夏、甘肅三邊軍務。
趙良棟,字擎宇,生于明熹宗元年,清代雲貴總督。
吳進義,清朝将領。字子恒,甘肅甯夏府甯朔縣(今甯夏青銅峽)人。
馬鴻逵與蔣中正
近現代人物
馬福祥,清末民初将領,曾任青島特别市市長,國民政府委員、安徽省主席。
馬鴻賓,字子寅,甘肅省臨夏縣韓家集人,曆任國防委員會委員。
戒成法師,法名廣悟,俗名李來鵬,為甯夏佛教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馬鴻逵,西北軍閥“ 四馬”之一,中華民國時期西北軍閥,任甯夏省主席長達十七年,集軍政大權于一身,被人稱為甯夏的“ 土皇帝”。
吳善璋,知名書法家。
一帶一路上各國各地區基礎數據,盡在西行列國志!
西行首席主編:李欣榮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