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汽車制造廠家早已憑借着技術優勢和産品優勢,打開了一個又一個全新的市場。反觀國内十分暢銷的車輛品牌,保時捷和雷克薩斯絕對可以稱之為佼佼者。兩者都屬于國際品牌,當國外的車輛通過正常的渠道進入國内之後,這些車輛被人們稱之為進口車。
當人們和朋友提起保時捷時,人們腦海中浮現出來的就是豪華的跑車,價格非常貴,一般人買不起。事實上,保時捷廠家會根據性能和配件确定合适的價格,畢竟跑車性能和價格成正比。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保時捷是大衆旗下的一個子品牌,盡管大衆走的是低端路線,但它并不阻礙保時捷在高端領域的銷量。而位于上海的中國保時捷總部,主要是負責中國區保時捷的銷售和售後。
而雷克薩斯汽車和保時捷汽車擁有着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雷克薩斯也屬于某一個公司的子品牌,該公司就是豐田公司。1989年,豐田公司決定成立豪華汽車制造品牌,雷克薩斯應運而生。雷克薩斯公司主要生産混合動力車輛,不僅能适應多種複雜的環境,而且其在國内的銷售量非常可觀。
我國擁有龐大的市場,據了解當下全國汽車保有量達到了2.7億輛、新能源汽車420萬輛。再加上近些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上升,手裡也存在不少錢,相比于普通的私家車,很多人開始追求價格昂貴的豪車,這導緻豪華車輛在我國的銷售量非常可觀。以保時捷為例,保時捷一整年的銷售量将近9萬(這個銷量在豪車裡面不錯了),雷克薩斯集團每年在華銷售額高達20萬輛汽車。本來人們認為兩家工廠會因為中國市場擴大,把分廠建在國内。但萬萬沒想到是兩家公司建廠的地點卻讓人出人意料,保時捷計劃将工廠建在馬來西亞,而雷克薩斯已經在印度建廠。為什麼兩家公司會放棄我國建廠機會,反而選擇了消費水平不高市場也不廣闊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呢?是看不起國内消費者嗎?
造成兩家公司不在中國建立工廠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價格
大部分人在購買車輛的時候,他們更加看重車輛的産地,相比于外國工廠在我國生産出來的合資車,大部分人更加傾向于來自海外的進口車。如果保時捷和雷克薩斯選擇在中國建立工廠,不僅會使得兩家公司缺乏競争力,還會使得兩家公司的受衆群體變得越來越少。
合資車和進口車還存在着關稅方面的差距,進口車需要向中國繳納大量的關稅,價格有所提升。而國内零部件價格比較透明,如果某一位經銷商故意擡高合資車價格,消費者不會買賬,反而不利于公司發展。豪華汽車售價本身就是一個謎題,如果國内消費者已經得到了各種零部件的價格,或許會覺得你零件那麼便宜卻賣我那麼貴,是不是把我當傻子?
除了兩者存在着共同的原因之外,保時捷和雷克薩斯還各自擁有着不同的考慮。
保時捷的考慮之一:馬來西亞的勞動力更占優勢,汽車制作成本更低
東南亞各國分布着衆多大型公司分工廠,主要原因是東南亞各國的勞動力比較便宜,商家制作成本大大降低,獲得極具性價比的産品。保時捷将工廠定在馬來西亞也是出于這個考量。除此之外,組裝汽車需要用到大量的零部件,零部件并不産自同一個廠家,一輛汽車中的零部件很有可能來自五六個國家。馬來西亞的貨物進口稅率比較低,當保時捷公司源源不斷進口零部件時,可以利用在在馬來的優勢減少一部分的進口稅。
保時捷的考慮之二:量産存在弊端,技術無法得到保障
中國速度已經成為我國的代名詞之一,無論是建設高樓大廈,還是完成設備的組裝,我國工人總能在規定時間内完成規定的任務量。而當中國的保時捷車輛越來越多時,市場上就會産生供不應求的現象。公司為了保障正常的營業額,也許它會采取降價促銷的方式,反而不利于公司保持品牌價值,畢竟這些這些公司奉行的是“物以稀為貴”。與此同時,德國制造技術和國内的制造技術存在着差距,大部分中國人購買德國生産的保時捷汽車,主要側重于德國的汽車生産技術完善。假如保時捷公司在國内建廠,消費者購買的興趣大幅下降,所以不存在看不起消費者,他們隻是把消費者的心思分析得太透徹了。
保時捷的考慮之三:東南亞各國環境較為“單純”
據了解很多德企在“環遊世界”或者在我國待一段時間之後,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企業都會再回到本土。他們中有人分析說是我們的環境“不單純”,事情是這樣的,像一些高端企業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在我國對發展就要大量的高端人才,這些人才總不能從德國帶來吧,就隻能在國内培養。但很多員工在掌握技術之後就被其他的公司挖走了,該公司前期投入的培訓成本過高,而在東南亞各國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其他德企也得到了教訓,像保時捷就直接繞過我國在馬來西亞建廠。其實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國商人的精明,以及我國不斷奮鬥向上的精神,不像東南亞人一樣“佛系”。
雷克薩斯的考慮之一:提前做好戰略布局,保證公司穩定發展
任何一家公司的決策人員都需要根據不同國家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銷售方案和發展方向。車輛制造公司會根據每一個國家的發展狀況和市場規模,提前做好戰略布局。以印度為例,印度是繼我國後的第二大人口國,消費群體逐漸擴大,這意味着印度會形成比較強大的商業市場,連特斯拉都決定要去印度建廠。可是,印度相關部門制定的進口關稅特别高,在我國建廠的話,顯然不符合雷克薩斯公司的戰略布局。
雷克薩斯的考慮之二:中國的勞動力優勢下降,擔心話語權
為了保證亞太地區的經濟穩定發展,多個國家已經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自由貿易協定中的一項重要内容就是簽訂協議的成員國享有超低關稅,從而保證成員國的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雷克薩斯公司完全不用擔心出口到我國的車輛需要承擔着高昂的關稅,畢竟隻有6%的關稅。與此同時,我國工人的工資正在提高,相比于東南亞各國工人的工資,我國勞動力優勢已經不太明顯。而且在國内建廠就需要與其他企業合資,到時候就很有可能失去話語權。無論是從關稅角度看待問題,還是從戰略布局方面思考問題,雷克薩斯将工廠定在印度都十分合理。
商人重利,無論是德國的保時捷,還是日本的雷克薩斯,兩家公司都需要分析各個國家的形勢與經濟發展變化,從而确定建廠的具體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