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優酷熱播的《超感星電音》是一檔電音組隊競演類真人秀節目,節目召集了30組電音制作人以及阿雲嘎、彈殼、米卡、劉柏辛、劉雨昕、張靓穎6位藝人嘉賓,希望能通過節目科普真正的電音文化,打破大衆對電音的固有印象。在很多普通觀衆看來,相比傳統的歌唱等音樂類節目,“電音”依然屬于小衆。對此,總導演章骊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節目科普的過程,就是電音本身輸出價值文化和節目内容的機會,“這是好事兒,是刻闆印象反轉的好機會。”
電音人選拔有一定難度
節目召集了30組電音制作人以及6位藝人嘉賓,據章骊介紹,節目所選擇的這些嘉賓音樂人都有一種音樂類型的固定方向,比如彈殼是Hippop(嘻哈);阿雲嘎是音樂劇;劉柏辛表演的都是電子流行音樂;張靓穎在過去的十年當中,在中國電子舞曲的大方向中是首屈一指、有口皆碑的行業人才。米卡的選擇有些冷門,對于為什麼會去選擇一個還沒有完全出道的solo歌手(單人歌手),章骊表示,米卡身上有非常顯著的一個“鍊接”,他可以玩電子R&B(節奏藍調),電子Urban(都市音樂)的音樂,把不同的音樂風格結合起來,“這是我們在他身上發現的很有趣的點,所以把他帶到了這個節目。”
6位藝人嘉賓。 圖片來自官方微博
談到節目中對于電音人的選擇标準,章骊表示,這個問題其實節目組也很困擾。選角的時候,節目組跟普通音樂節目的選拔不一樣,把維度定在了四個點上,包括創作性、制作能力、個人魅力以及是否有舞台。在前期選拔中,通過這四個維度研究,哪些電音人和歌手,适合這個标準。“電子音樂的人才是集各種能力于一身的。一個人才要長得好,要會舞台,又要會創作,還要會制作,選拔是有一定的困難度。”
電音早就處在大流行範圍
很多普通觀衆都會對電音有一個刻闆印象,認為電音就是“動次打次”,隻是一個比較小衆的領域。章骊說,實際上電音早就處在大流行的範圍了,基本上流行音樂人的大方向都在做電子流行音樂,全球過去20年的TOP10音樂榜單上,每周都有三到五首電子音樂,而且電音的包容性很強,涉足了舞曲、嘻哈、新音樂、金屬、搖滾等多種音樂形态。
嘉賓海報。 圖片來自官方微博
在章骊看來,相比其他類别的音樂類節目,做一檔純粹的電音節目最大的難點是,電子音樂特别複雜。這其中包括,電子音樂這個行業本身的壁壘和圈層比較複雜,有的時候标識性不強;現在大家讨論電子大流行制作,它是基于一種電子創作而産生的新的音樂文化,從人才的積累來說還需要時間,另外以電子為概念進行創作,也是有門檻的,還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
電音是非常适合社交的音樂類型
通過《超感星電音》節目,節目組除了希望向大衆普及關于電音的文化和常識,也希望傳遞一些精神價值。章骊說,電子流行音樂可以表達出很深的人和人之間的感情,表達一切的感受,音樂本身是沒有國界的,在全球大的電音節和電音文化中,人和人的世界共通。“所以通過這個節目想傳遞給大家的不隻是一種快樂,還有對未來生活的希望。電音也是一個非常适合社交的音樂類型,它其實離大家的生活并不遙遠。”
也有人擔心,節目該如何平衡流量與電音理念?對此,章骊表示,流量與電音本身不矛盾,所以不存在平衡問題。“但我覺得可以關注一點,就是音樂比賽本身的公平性,不能唯流量而論。這個問題,我覺得音樂有音樂的價值,這是兩個維度,所以在整個節目錄制中需要把握好這個尺度。”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