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被曝出患者服用無限極産品緻死事件以來,多個監管部門予以高度重視,多家電商平台已下架無限極的産品,而公司現階段面臨的法律訴訟也高達64起。這家年營業額超過200億元的直銷龍頭企業,如今可謂是四面楚歌。
1月22日,《證券日報》記者實地走訪了無限極位于北京的多家門店、原設于深圳的分公司,不過上述門店、分公司如今均已不複存在,相關鋪位也改做其他用途。記者緻電無限極,無限極工作人員表示将盡快讓相關人員聯系記者,而截至記者截稿,仍未接到無限極方面的進一步回複。
多家門店、分公司
如今均不複存在
天眼查資料顯示,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無限極”)擁有4家子公司, 兩家位于廣東省廣州市,1家位于深圳市,另外一家則位于遼甯省營口市。其深圳子公司的全名為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深圳福田分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無限極”),注冊時間為2008年3月份,該公司目前已注銷。除深圳無限極外,其餘3家子公司仍處于“在業”或“存續”狀态。
1月22日,《證券日報》記者實地走訪了深圳無限極原辦公地址。上述地址位于深圳福田區某街道,記者到達後發現,坐落在上述地址上的是一家餐飲店,而附近也找不到與無限極有關的門店。
餐飲店附近一位地産從業人士告訴記者,“以前這裡确實有一家叫無限極的賣保健品的公司,不過已經搬走很久了。”而附近小區一位物業管理人員也同樣證實了上述地産從業人士的說法。當記者問到深圳無限極搬走的具體時間,上述人士均表示“不記得了”。
而從當地居民的反饋情況來看,無限極可能并未在當地造成太大的影響。附近小區一位業主對記者表示,“我在這裡幾年了,也沒有聽說這麼家公司”。
同日,《證券日報》記者也根據網絡顯示的信息,尋訪了位于北京的幾家無限極門店。記者在北京西三環周邊按照網絡指示的地址,逐個探訪坐落在居民區内的無限極專賣店,但“按圖索骥”尋找了4家門店,均未發現無限極專賣店的身影。
記者發現,其中一家門店已經變成了一家正在裝修的連鎖房産中介。從隔壁的店鋪經營者那裡,記者了解到,原先這裡的确有一家“無限極專賣店”。“有一陣子還挺火的,常搞活動,來的人也不少,可後來不知怎麼的,就沒人了,兩個月前吧,這家店就關了,把店面租給房屋中介了,人家都快裝修完了。” 店鋪旁邊超市的經營者說。
在此地,記者詢問了過往的多位中老年市民,大都表示從未注意過這家“無限極”專賣店。隻一位60多歲的市民說,之前被這家店的人塞過傳單,“我是不太信這些個保健品,有病去醫院治病,平時多活動,飲食注意均衡就行,這些保健品說的天花亂墜,我反正沒買過”。
無限極
面臨重重“圍剿”
公開資料顯示,無限極與另一知名品牌李錦記有着密切的聯系。記者查閱李錦記健康産品集團官網發現,無限極品牌是集團核心品牌,而中國無限極則是集團下屬公司,其總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
中國無限極是直銷行業當之無愧的“龍頭”,直銷行業雜志《知識經濟中國直銷》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直銷90強業績排行榜”顯示,無限極以249億元的年度業績排名第一,而另一知名直銷企業權健僅排名第四。無限極官網顯示,公司是一家從事中草藥健康産品研發、生産、銷售及服務的大型港資企業,旗下雇員超過 4700 名,目前已研發生産出5大系列、6大品牌共 145 款産品,并已在中國内地設立30家分公司、30家服務中心,擁有超過7000家專賣店。
今年1月16日,因為陝西“心肌損害女童”事件,中國無限極開始頻繁進入公衆視線。幾天之後,媒體又報道稱,重慶29歲癫痫患者服用了8天無限極後突然死亡。此後一連串的報道,将中國無限極推到了風口浪尖。與此同時,無限極也涉及多起訴訟,天眼查資料顯示,中國無限極面臨的法律訴訟高達64起。
深陷輿論漩渦的同時,無限極也受到監管部門的密切注意。1月22日,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相關會議,相關領導在會上講話中指出,權健、無限極事件的發生,對經營者和消費者都具有警醒作用。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也約談了包括無限極在内的多家直銷企業,對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提醒告誡。
另外,京東、蘇甯、唯品會等多家電商平台如今也相繼下架了無限極的産品。記者在蘇甯易購網站上搜索“無限極”,網站直接出現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無法顯示相關的商品”的字樣 。
面對輿論的壓力,無限極也在積極予以回應。今年1月20日和1月21日,無限極在官網上連續發布對消費者投訴的跟進報告。無限極稱,截至1月20日,公司共收到11宗與産品相關的消費者投訴信息,其中3宗來自近期媒體報道,公司已對上述投訴信息一一登記建檔,其中7宗投訴已與當事人取得聯絡并積極跟進落實,公司将繼續核實相關情況,跟進落實投訴處理,并及時将處理進展向政府相關部門彙報,也将定期向公衆通報。
對于無限極的情況,《證券日報》記者将繼續給予關注報道。
(責任編輯:戴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