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點燃後置于體表腧穴或病變部位燒灼和溫熨,借其溫熱刺激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預防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常艾灸大椎、肺俞、足三裡三穴位,可提高機體免疫力!
肺俞 (Fèishū; BL13)
足太陽膀胱經 肺之背俞穴
【釋義】俞同輸、腧通,有轉輸、運輸、輸注之義。因穴為肺氣轉輸于背部之處,是診治肺部疾病的重要腧穴,故名肺俞。
【主治】①咳嗽、氣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熱、盜汗等陰虛病證;③美容。
【功效】調理肺氣。
【應用】肺主宣發,外合皮毛,本穴可宣降肺氣,可治療外邪侵襲所緻之外感表證,或風邪留滞于肌膚之皮疹,瘙癢等皮膚病。配風門、列缺、外關治療風寒咳喘證;配曲池、合谷、風池、血海、三陰交治療皮疹、皮膚瘙癢。
本穴也是肺的精氣轉輸之處,可補益肺氣,為治療肺氣虛孫所緻諸疾之要穴。配中府、定喘、腎俞、太淵、氣海治療肺氣虛咳喘。
标準定位《針灸大成》
第三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千金》對乳引繩度之。甄權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是,正坐取之。
《中國針灸學》
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旁開一寸五分。
《針灸穴位圖解》《快速取穴彩色圖解》
正坐低頭或俯卧位。先确定大椎穴的位置,由大椎往下推3個椎骨(即第3胸椎),從其棘突下緣旁開2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大椎
所屬經絡督脈,交會穴(手足三陽、督脈)
主治《針灸大成》
主肺脹脅滿,嘔吐上氣,五勞七傷,乏力,溫瘧痎瘧,氣注背膊拘急,頸項強不得回顧,風勞食氣、骨熱,前闆齒燥。
仲景曰:太陽與少陽并病,頸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
标準定位
《針灸大成》
一椎上,陷者宛宛中。手足三陽、督脈之會。
《中國針灸學》
第七頸椎棘突下,約與肩相平。
《針灸穴位圖解》
《快速取穴彩色圖解》
俯卧位或坐位。低頭,可見頸背部交界處椎骨有一高突,并能随頸部左右擺動而轉動着即是第7頸椎,其棘突下凹陷處即為此穴。
足三裡
所屬經絡足陽明胃經之合穴,胃腑之下合穴
主治《針灸大成》
主胃中寒,心腹脹滿,腸鳴,髒氣虛憊,真氣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悶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氣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腸氣,水氣蠱毒,鬼擊,痃癖,四肢滿,膝胻酸痛,目不明,産婦血暈。
秦承祖雲:諸病皆治。華佗雲:主五勞羸瘦,七傷虛乏,胸中瘀血,乳癰。
标準定位
《針灸大成》
膝下三寸,胻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兩筋肉分間,舉足取之。極重按之,則跗上動脈止矣。足陽明胃脈所入為合土。
《中國針灸學》
犢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緣旁開一橫指(中指)。
《針灸穴位圖解》
《快速取穴彩色圖解》
1.坐位屈膝。先确定犢鼻穴的位置,自犢鼻直下4橫指,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2.站位,彎腰。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髌骨上外緣,餘4指向下,中指尖所指處即為此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