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洞察趨勢,再精彩的時代都與你無關!
今年雙11之後,一些新的趨勢已經走在路上了。
趨勢一:
數字喧嚣的電商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2021年的雙11大促之節,比以往時候更冷清一些。
同樣冷清的雙12在無聲無息中悄然走過後,很多人都在感歎:電商是不是不行了?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的市場培育,線上購物的習慣已經形成,況且澎湃的線上購物需求就在那裡,不會減少,隻會增長。這是電商發展的大趨勢,不可能有另外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來改變它。
今年的雙11之所以被人覺得有些冷清,是因為和往年不同,少了一些數字上的喧嚣。
此前,每一年的雙11,各路媒體都會挑燈夜戰,黑壓壓地雲集在各大電商平台的數據發布中心,像一些勇敢的戰地記者一樣,随着巨幅屏幕上每一次滾動的數字發回實時的報道,而每一次數字的更新都會在微博、朋友圈攪起新一輪風暴。
俱往矣!
今年的雙11,各大電商平台都不約而同地取消了數據的實時發布,有些平台甚至在雙11結束後一個小時才姗姗來遲地公布本年的數據。
這透露出什麼信息?
其一:各大電商平台之間已經淡化了彼此之間的競争關系,而是轉向彼此間的互通互聯,不然,互聯網還怎麼互聯——實際上,在雙11之間,就不斷傳出微信将開放淘寶、抖音鍊接,以及阿裡平台将接入銀聯等其他的支付平台的消息。
其二,電商經濟正在從數字喧嚣轉向人類高質量經濟。
說到底,一味追求數字上的喧嚣,就是在各大平台之間構築起更深厚的競争壁壘,永遠在關着的門裡面做大王。當國外科技巨頭開始做一些諸如飛到太空探險、全力攻關雲計算、誓死捍衛他們在底層科技的優勢等“傻事”時,在國内威風八面的國内互聯網巨頭還是拿不出可以與之匹敵的産品或服務!
所以,從一個較長的發展時期來看,少了雙11的冷靜,對我們來說,并不見得就是什麼壞事。
趨勢二:
各大電商平台都在鞏固自己的核心優勢!
如果将時間放得再長一些,從主要幾個電商平台過去一年所做的事來看,我們就會發現:各大電商平台都在鞏固自己的核心優勢。
先說京東,過去的一年,京東最引人矚目的成績是什麼?曾經被很多人嘲笑的京東物流上市了!而在上市之後,京東物流正在“玩命”的狂建前置倉、打造更多亞洲一号等配送基地、引入更多的新技術等。如今在全國很多地方,京東自營基本能做到朝發(訂單)夕至(商品)。從這個角度而言,電商不會是京東的唯一,京東正在朝着全球最大的貨品配送樞紐闊步前進!
再說阿裡,在不少人眼裡,阿裡是一家帶着電商烙印的超級公司。但是,從今年的雲栖大會和阿裡最新的财報上看,最出風頭的不是電商,而是阿裡雲:全球最難打造的操作系統(龍蜥)、全球性能第一的芯片(倚天 710 ),每一項成就都可以大書特寫!幾天前,人民網還特别表揚了阿裡雲拿下全球第一的壯舉!可以說,從單純的電商企業轉向科技公司,是阿裡必然要跨出的一步。
以及,拼多多。拼多多的崛起有一個非常合理的邏輯:精準揣測到了最真實的消費心理,所以,在别的平台還在拼命高喊貨品升級、服務升級時,拼多多認準了性價比一條道走到黑,從阿裡和京東的眼皮底下強勢崛起;此外,拼多多真百億補貼玩法、為用戶提供運費險等實實在在的讓利,也是它作為電商平台的獨特優勢。
還有,唯品會,這家公司雖然在電商市場份額上還不能和前幾名的電商大佬掰手腕,但是它有一項改變卻讓無數人為之圈粉:把機器人全部換成了消費者最為诟病的人工客服!這說明了什麼?唯品會的定位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垂直電商平台,而是全球最大的線上線下奧特萊斯綜合體!
……
經過這樣的戰略定位調整及升級後,隻會有一個好處:通過将初心回歸商品和服務本身,塑造出每個平台的獨特價值。
趨勢三:
消費者越來越理智了!
電商經濟在國内發展了10多年,國内消費者也變得越來越理智了。
這種理智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向。
其一,不願再花高價錢追進口品牌了。
幾年前,在香港的名牌包包店、日本的線下實體店、韓國的海關,頂着炎炎烈日排着長隊的,放眼望去都是狂掃國外品牌的國内消費者;如今,随着閱曆的增加和觀念的改變,如果不是某海外品牌真的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國内消費者同樣會把眼光從這些國外品牌身上一掃而過。
其二,國牌、國風、國潮禦風而起。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發現,一些國産品牌在品質、設計等方面的表現其實一點都不遜色于一些國外品牌,由此也帶來一個變化:一些電商平台上的國際品牌最近一兩年其實是很難帶動的;與此同時,安踏、李甯、鴻星爾克等國産品牌迎來了爆發。以至于為了和國産品牌競争,一些國外品牌,比如說耐克等,在大促期間都打出了前所未有的真5折賣的促銷力度!
消費者心理的變化也給平台和商家新的方向指引:更多地分析消費者心理,找準他們真實的消費需求,提供相應的産品和服務,商家們的機遇也就不遠了。
趨勢四:
視頻号?直播電商?
面對消費者、貨品、營銷場景的改變,抓住新機會,才能改變命運。
那麼,新的機會在哪裡?
有人說了:視頻号。
視頻号的出現,曾一度被認為将帶來内容形态上的颠覆,以及未來商業前景的噴發。
但是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視頻号本身的定位已經有些尴尬了:它既像是一個找不準中心思想的内容平台,又像是一個不知從哪裡開挖的電商平台。當然最大的問題在于,現在的内容平台和電商平台太多了,而視頻号到現在還沒有體現出自己在流量、社交、影響力等方面的優勢。最明顯的一個現象,就算偶爾有個視頻在視頻号爆了,傳播的範圍依然有限,下一次新的視頻的點擊有可能還是個位數!所以,視頻号到底應該怎麼走,是值得長期思考的課題。
還有,直播電商。
這兩年,直播電商的交易額不斷上漲,一些頭部主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從目前看,直播電商的前景還是很光明的。
但是,不管是什麼電商平台,人、貨、場三要素是不可能改變的。直播電商部分解決了三要素中的局部問題,但是,最重要的供應鍊基礎、貨品池等,到現在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接下來,如何避免用戶在電商直播中買到假貨、配送速度怎麼快起來等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當然,這并不就是說視頻号和直播電商沒有機會,畢竟地球是圓的,這個世界是變化發展的。
将時針拔回到2016年,當時阿裡全平台的電商交易額突破3萬億,是京東的4.7倍,蘇甯的38倍,國美的95倍。
這一年,馬雲提出了震撼人心的新零售概念,而且,在定義新零售這個概念時,他還故意回避了電商。按馬雲自己的說法:“阿裡就算舉着望遠鏡也很難找到對手”。
同樣是在2016年,拼多多和拼好貨合并後,新的拼多多将根紮到了五環之外;幾年後,一門心思做短視頻的抖音、快手将重心放到了電商帶貨上。
如今,他們都已經成為電商最重要的一極。
面對即将到來的行業巨變,你會怎麼選擇?
作者:電商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