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夢想 #直面失敗# #中秋宅家還是出去玩##有沒有一句台詞讓你瞬間淚崩#
今天看到這個新聞:父母都是博士,女兒學業壓力大,留下遺書後吃藥輕生。看到這個新聞心頭一震,心情久久不能平複,心血來潮很想寫下這篇文章。
看到這個新聞不由得想起最近看的這部印度電影《最初的夢想》。作為勵志片,有着很現實的問題,這是千千萬萬個家庭都會面臨的問題。它有點熱血又有點燃,有雞湯,也有正能量,教會我們面對現實,面對誰都不願意提起的失敗。
最初的夢想
電影裡,男主角帕塔克對參加高考的兒子拉加夫寄予厚望,他曾向兒子許諾,等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就開瓶好酒為兒子慶祝。很多時候你以為的不給孩子施加壓力,其實無形中已經在加壓。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拉加夫高考失利了,在成績公布前,幾乎每天失眠,忐忑不安,因為覺得自己的父母都是成功人士。與兒子的擔心一樣,平日成績不錯而自己卻高考落榜的拉加夫心灰意冷,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一時無法忍受“失敗者”的标簽,就悲痛欲絕地在朋友家查出來成績之後沖動地跳下了樓,想要結束自己失敗的一生。
被帕塔克在醫院裡看到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兒子悔不當初,懊悔與痛心。前妻瑪娜哭着控訴,是他害了自己的兒子,而他這才意識到,他作為父親的失職:整日忙碌,在公司加班、開會,沒時間陪伴兒子,不考慮兒子的感受,一直在無形中給兒子施加壓力,不主動關心他,也不在乎他的真實想法。
在知道兒子是因為高考落榜,喪失信心,無法接受失敗才選擇跳樓後,一次一次地病情加重後,被帕塔克為了燃起兒子的求生欲,面對躺在病床上的兒子講述了大學時代,自己聯系上了自己大學裡結交的“損友們”,與他們以及前妻瑪雅為了完成“失敗者”的逆襲,為了赢得所有人的尊重,為了摘掉失敗者的帽子,在冠軍聯賽中“損招”盡出的故事。那是一段啼笑皆非的青春往事,卻影響了男主角和朋友們的一生。
男主和“損友們”在大學裡被扣上失敗者的标簽,被群嘲是失敗者,想要反擊并擺脫“失敗者”的标簽,
他們誰都不想當失敗者,但要擺脫這個标簽,就必須拿到一年一度的冠軍聯賽的冠軍,而他們的學長已經努力三年,年年都墊底,想赢幾乎不可能。
被帕塔克不甘心,他努力說服學長,讓大家再嘗試一次,為此還不惜發了毒誓,堵上了自己最愛的人與事,就這樣,在他的堅持下,衆人們燃起了希望,大家各盡所能,想盡各種辦法,拼盡全力想赢得比賽,摘下“失敗者”标簽,最後的結果是:他們最終并沒有赢得比賽,但是卻赢得了以往所有嘲諷他們的人的掌聲。
兒子在父母和他們朋友們的幫助下順利熬過了手術,最後也上了父親曾經的大學。
所以今天看到這個新聞,才發現,這個直面失敗的教育問題無處不在,所以今天看到這個新聞,才發現,這個直面失敗的教育問題無處不在,就像劇中男主台詞:“我們一直都做錯了,我們隻為孩子準備慶祝成功,可是卻沒有教他,萬一失敗了要怎麼面對,沒人願意提起失敗。”
是啊,人人渴望成功,但不是人人都能成功,而且正如高考,失敗的比例是不是居多?那些失敗的孩子又該怎麼樣面對自己的不如意,面對父母的失望?
電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渴望成功是我們每個人的最初的夢想,但是并不是必須的,我們真正的成功是要學會接納失敗的自己,重要的是拼搏的過程,并永遠不要放棄自己。在我覺得,接納曾經奮鬥但是失敗的自己才是成功的我們。有時候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敢直面失敗,而為之逃避,為之羞恥。我們可以做一個不成功的自己,但請不要做一個逃避生活的弱者,放棄生活的自己。輸赢是一個結果,我們奮鬥的過程才是我們為之驕傲的。隻要我們戰勝自己,就不是一個生活的弱者,是戰勝生活的成功者,勝負不可知也不是最重要的,隻要我們曾經努力過,那就不會有遺憾,我們可以赢得坦然,也可以輸得淡然,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自己奮鬥過的每一步都不會去後悔,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這就是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