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交平台對“礦洞探險”的推薦。目前相關文章已删除。
“廢棄礦洞,地下世界探索,能滿足内心探索欲又帶點小刺激。”今年夏天炎熱,部分社交媒體的博主們緻力于尋找各種“看起來很美”的小衆避暑勝地。
随着彭州龍漕溝山洪事故的發生,那些未經開發而被推薦的“野生景點”也開始出現在公衆視野中。近日,不少人發現在某些社交平台搜索“礦坑避暑”,就能看到博主們安利的各地礦坑。尤其是杭州一處在建德與桐廬交界的“礦洞”,頻頻被網紅博主們推薦。但從相關報道看,該“礦洞”位于建德欽堂鄉謝田村,屬于未開發的天然溶洞,并非網傳的“礦洞”。
目前,當地工作人員已經将5個礦洞的洞口全部封死。此前,網上推薦較多的1号礦洞原本是有鐵門的,但有遊客為了進入洞口,已經将鐵門扒開。
對美景的追逐是大多數人的天性,也因此,社交平台中對旅行、探險勝地的推薦也格外有市場。這本是一個你情我願、互動交流的良性過程,但許是出于追求刺激的心态,許是為了獲得更多目光與關注,不少人開始推薦未經過開發、沒有任何安全保障的地點。
有人推薦,有人關注,有人前往,再加上平台疏于審核,如此一來二去,一個如“廢棄礦洞”般危險的地點就“升級”成了網紅,甚至被描述為“不二之選”。
這樣的一個個“景點”火了,不能忽略背後平台推波助瀾的作用。當“第一次進廢棄礦洞是種什麼體驗”等詞條出現在平台首頁,很難說不是其推薦機制在起作用。而這當中,平台又盡到了幾分審核責任?
8月14日,在四川省彭州市龍門山鎮龍槽溝,消防救援人員在搜救。圖/新華社
隻關注濾鏡下的美景,無視美景之外的危險,甚至一再将不那麼有趣的地方誇張為絕無僅有、不容錯過的景點,也在無形中成了不少平台面臨的共同困境。但當推薦的内容一再失實,甚至造成事故發生,平台不得不反思自身的社會責任,絕不能隻顧流量一路“狂奔”。
當然,不隻平台,遊客也有着很大的責任。種種不假思索、不做勘探與攻略的“探險”,不僅會給當地工作人員造成管理上的困難,也會危及自身的健康與安全。前幾日彭州山洪事故導緻7死8傷,就是一個典型的教訓。再往前看,2009年也曾有一家三口在杭州臨安大明山“伯溫石陣”附近遊玩時,翻過石牆進入非遊覽區,也就是一個廢棄鎢礦洞,因洞内漆黑,父子倆墜入30多米深的豎井,經搶救無效遇難。
無論是發生過的傷亡事故,還是無處不在的警示牌,都在提醒“慕名前來”的遊客,不是所有地方都是“打卡聖地”,也不是所有“探險”都可以心向往之。外出遊玩時,遊客有必要承擔起個人責任,不能過于心存僥幸心理,做一些無謂的、沒有規則意識的嘗試。
其實可以看到,很多地方已經關注到遊客對于“小衆”“探險”等方面的需求,也逐步開發了相關景點。比如,這些年杭州一批“網紅礦洞”出圈,它們有的已經開發,配備了遊樂設施,可以滿足遊客需求。
因此,面臨已經發生過的悲劇和潛在的風險,無論是遊客還是平台,都不能再假裝看不見。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理性“打卡”,才能讓一切不止“看起來很美”。
撰稿 / 新京報評論員劉昀昀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陳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