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迅先生的《風筝》,描寫的是:“我”不允許弟弟玩風筝,認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待“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後,對自己的粗暴深深的懊悔,同時,也折射了舊中國教育 存在的問題,希望兒童能夠健康成長,兒童精神不被虐殺。
2、在那個很多年前的北京的冬日,魯迅獨獨不喜歡孩子們喜愛的風筝,他認為那漫天飛舞的美麗風筝是孩子的庸俗和無知,以至于讨厭起來,對此更是不屑一顧,看到之後的感覺是鄙夷,對此所不齒的。當還是童齡的弟弟看着那些可以帶着靈性飛上天空的魯迅的讨厭物時,魯迅給弟弟的是長輩的控制和教訓。
3、但是正如“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樣的,弟弟在那個破落的隐秘地方用心做着“叛逆”的風筝,那隻漂亮的、經過弟弟嘔心瀝血的作品在即将完成的時候,碰到了魯迅,魯迅帶着那種不容侵犯的長輩尊嚴将那隻可以飛翔的翅膀折斷了,而且是怒不可遏。在文中魯迅描述到弟弟見到他的表情:“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他很驚惶的站了起來,失了色的瑟縮着。”
4、讀到這裡,我的眼前出現了那個可憐、惶恐的孩子的臉,那是一張多麼期待能夠得到屬于自己童年快樂的臉,而那個美麗的夢在一 陣惶恐不安中被折折,那是一種怎樣的心痛阿?那種心痛是一個已不生活在童年的成年人所能體會的到的嗎?那是在奪取了一個孩子渴望已久的美麗的夢的殘忍,那是在占領一個孩子的美麗的心靈啊!弟弟驚呆了,因了這些,所以才有了這一番的令人默然震動肝腸的痛苦。
5、終于,魯迅懂了,他在多年以後懂了那個本該屬于弟弟的夢,那個我們用成年人的眼光看似可惡的美麗!他感覺到了那種愧疚是對自己的懲罰,他要懲罰自己了。向弟弟談起那件事情,而弟弟卻以“不曾記得”的态度來撫慰着哥哥的愧疚之心。這就是弟弟的善良,這就是弟弟對于哥哥的理解。
6、我讀到了這篇文章中彌漫的淡淡的哀傷和惆怅。這種惆怅從看到天上飄的風筝時已被勾起來。然後記憶回溯。許多人回憶起童年,多是陽光燦爛的。因為那時簡單,還不懂得人情世故。然而作者為何會想到自己無心所做的一件錯事?這件事在别人看來,或許能夠輕描淡寫地歸為淘氣。而他卻以為自己是進行“精神的虐殺”了,心裡時常有着很沉重的愧疚。
7、愧疚于他自私地折了蝴蝶風筝的翅膀,同時也無意地抹殺了弟弟作為兒童的天性。人在無知的時代總是會犯下很多錯誤,有一些日後意識到它曾經帶來的傷害,也已晚了。無法彌補。也許那人早将這事遺忘,既然忘卻了,又何來原諒呢?
8、童年時所做的事情,對一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有的人一生不斷摒棄弱點,逐漸發展起健全的人格;而有人卻為童年的遭遇深刻地影響着,這種影響或成為性格上的缺失,或成為心靈上沉重的包袱。
9、身為一位中年人的魯迅,為着二十年前的舊事而内疚。他一定善良,并且足夠敏感。這是一種良心上的自我指責與修正。這種不斷的自省使他走上正确的道路,也使得他的人格愈發高尚。
10、思緒到這裡,我想起了自己的學生。孩子們有的時候以為可以和老師、父母分享的快樂,而在我們大人的眼裡是多麼的不成熟,以至于讓他們用天真所換取的是斥責和不屑。所以,課堂上、課堂外,學生們看老師的眼神變了,他們認為老師和自己再也不是同路人,老師是不能和同學們一起跳繩、投沙包和瘋跑的人,老師就應該有個老師的樣子。
11、理解孩子,保護那片美麗的童心之園,或許你能感覺到自己的生命裡多了一份自然的真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