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蘇州上線了“購房資格核查平台”,以前需要花三五個工作日才能查明白購房者是不是被限購的信息,現在隻需要三十秒左右就能查得一清二楚。
這個消息雖然簡單,其中卻蘊含着非常深遠的意義。
在“核查平台”上線之前,在蘇州買房,要判斷購房者是否有購房資格,一份合同要同時發給全蘇州市的各個區域(十個闆塊)共同審核,協助調查購房者是否在該區域擁有房産,擁有幾套。
我們都知道,不管什麼事情,需要協助調查,這裡邊的溝通成本和時間成本就會成指數級增加。
而平台上線主要是将蘇州各個區域的數據庫打通,一個平台可以直接查詢全市所有區域的房産占有情況,所以才能極大地縮短了信息核查的時間周期。
但是它對房地産市場影響深遠在哪裡呢?
看起來,這好像隻是個查限購的小工具,并不存在更多功能了啊。
我們可以從更根本的層次思考,這個所謂隻用來查限購的平台,它所依賴的數據庫,這個打通全市數據的數據庫,具備着非同凡響的裡程碑意義。
我們都知道,這幾年以來,中央一直雖然并沒有開始征收“房産稅”,但是每年兩會都會提及“房産稅”,要麼是“穩步推進”房産稅的進程,要麼是“穩妥推進”房産稅的進程。
為什麼一直以來中央屢屢提及房産稅,卻一直沒落地?
正是因為房産有着地區地域的限制,每個城市的房管局數據儲存形式,表現形式,都有非常大的不同。就以蘇州為例,各區的數據都被保存在各區自己的數據庫裡,之前并沒有将它們連通起來。之前要查一個家庭擁有幾套房,是否限購,都要三到五天去核查。那要檢查一個家庭是否需要繳納房産稅,同樣也需要三到五天去核查這個家庭到底擁有幾套房,多大面積……
這裡面的時間成本可以說是個天文數字,就算将全國所有人拿去做這項工作,可能都難以承受。
雖然房産稅沒有落地,并不僅僅是這方面的原因,但是不得不說,不解決這個問題,房産稅落地的條件是完全不成熟的。
現在蘇州上線的“核查平台”,既然能在三十秒内查清楚購房者的限購情況,同樣能夠三十秒内計算出每個家庭是否需要繳納房産稅,需要繳納多少房産稅……
可以說,蘇州已經具備房産稅落地的條件,達摩克利斯之劍已然高高懸起,何時落下?
也許還需要等到全國大部分城市都具備這樣的數據互通平台,才會水到渠成。
,